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顾隆中

三顾隆中

同“三顾茅庐”。隆中,诸葛亮隐居之地,在今湖北 襄樊。宋张孝祥《西江月.张钦夫寿》词:“已授一编圯下,却须三顾隆中。鸿钧早晚转春风,我亦从君贾勇。”


猜你喜欢

  • 苌弘碧泪

    源见“苌弘化碧”。谓苌弘含冤,碧血如泪。唐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之二九:“周王不信长生话,空使苌弘碧泪垂。”

  • 琴署

    同“琴堂”。宋范仲淹《与睢阳戚寺丞》:“自至琴署,谅敦清适。”

  • 藏器于身

    器:才能,能力。 把才具藏在身上。 表示材能不显露于外。语出《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汉书.魏相丙吉传》:“吉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

  • 放虎归山

    亦作“纵虎归山”。把已抓获的老虎放回山中。比喻放走落网的敌人,自留后患。刘巴(?-222年),字子初,零陵烝阳(今湖南零陵一带)人,初为曹操掾,奉命招纳长沙、零陵、桂阳。适逢刘备占据三郡,于是远奔交阯

  • 诗为谏书

    《汉书.儒林传.王式》:“王式字翁思,东平新桃人也。……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诛,……式系狱当死,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亡谏书?’式对曰:‘……臣以三百五篇谏,是

  • 治平

    源见“修齐治平”。谓治国平天下。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之三:“太子异日有天下之责者也。但得青宫读书,辨古今兴亡,识人才邪正,足以治平耳矣。”【词语治平】   汉语大词典:治平

  • 马南郡

    源见“绛帐”。又《后汉书.马融传》载:马融曾任南郡太守。因以“马南郡”称马融,借指博学良师。唐刘长卿《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郎》诗:“尝闻马南郡,门下有康成。”

  • 山翁醉

    同“山公醉酒”。唐温庭筠《题友人池亭》诗:“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明冯惟敏《二犯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儿童莫笑山翁醉,曲米能消杜甫愁。”

  • 陶家柳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晋陶潜字渊明,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后刘裕建宋,渊明耻不复仕,隐居故里,号为“五柳先生”。后因用为

  • 挈瓶之智,不失守器

    见“挈瓶之知”。《战国策·赵策一》:“人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