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中牟之治

中牟之治

后汉书.鲁恭传》:“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建初七年(汉章帝年号,七年当是公元八十二年),郡国螟伤稼,犬牙沿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仁恕掾,是主管狱事的小吏;廉,察也)。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惊动的样子)然而起,与恭诀(别)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因上书言状,帝异之。”

公元八十二年,河南发生蝗灾。袁安派肥亲到中牟县调查蝗不入界的特异情况。肥亲没有科学地说明蝗不入中牟的原因,却从(1)虫不犯境,(2)化及鸟兽,(3)竖子有仁心这三种现象,得出结论,认为是广施仁政教化的结果。这种结论与封建统治者提倡“德政”的虚伪宣传相吻合,于是鲁恭被视为实施德政的典范,被袁安破格表荐为大司徒之职。

旧时因以“中牟之治”誉称官吏广行德政,实施教化。《文选》卷三六王融(元长)《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春雉未驯,秋螟不散(唐.李善注引范晔《后汉书》曰:“宋均迁九江守,山阳楚沛多蝗,其飞至九江东界者,辄东西散去”)。”这里以“雉未驯”意指政未和,化未及,此是反用鲁恭事之一例。《分类尺牍大全》“政界类”“通候邻省同级官吏”:“喜中牟之已治,人地相宜。”


猜你喜欢

  • 迂直之计

    《孙子.军争》:“军事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迁直之计者也。”大意是距离敌方远,本是战争中的不利因素,但可以此麻痹敌人,使敌人没有准备,然后从间道出奇兵,给

  • 针神

    晋.王嘉《拾遗记》(卷七):“夜来(原名薛灵云)妙于针工,虽处于深帷之内,不用灯烛之光,裁制立成。非夜来缝制,帝则不服。宫中号为针神也。”三国魏文帝曹丕宠幸的美人薛灵云擅长针线活,被称为针神。后因用为

  • 阿买

    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曰:“阿买不识字,颇知书八分。”唐代韩愈侄儿的小名。后指阿买为侄儿的代称。宋.黄庭坚《长句谢陈适用惠送吴南雄所赠纸》诗:“诗句纵横剪宫锦,惜无阿买书银钩。”【词语阿买】   汉语

  • 纫兰

    同“纫兰结佩”。周实《哭洗酲》诗:“纫兰搴杜更多情,年年佳偶求云英。”【词语纫兰】   汉语大词典:纫兰

  • 刘桢卧

    同“刘桢病”。清唐孙华《送宫恕堂北上》诗:“我从左谪谢修门,漳滨寂寞刘桢卧。”

  • 卞庄子刺虎

    《史记.张仪列传》:“亦尝有以夫卞庄子刺虎闻于王者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一举果有双虎之

  • 商岩霖雨

    源见“傅说霖”。称美贤臣济世泽民。宋李曾伯《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词:“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 商岩霖雨新。”

  • 抱柱

    同“尾生抱柱”。陈去病《惜别词》:“而今抱柱空遗恨,流水悠悠岂复情。”【词语抱柱】   汉语大词典:抱柱

  • 云鬟感

    唐.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公元七五六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奔蜀,诗人杜甫携家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唐肃

  • 鄂君

    源见“鄂君被”。鄂君子晳美姿容,因以为美男子的通称。唐李商隐《碧城》诗:“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词语鄂君】   汉语大词典: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