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不稂不莠。稂,莠,皆田间杂草。不稂不秀,原指田间无杂草,后则喻人不成材或没出息。《诗经》里有首诗说,发了芽,出了苞,皮儿坚,果实好。没有童梁,没有狗尾草。捉掉那螟虫和螣虫,蟊虫贼虫都除掉。别让它们
同“看杀卫玠”。清宋琬《题潘蔚湘小像》诗:“士女如云看卫玠,洛阳城外小车归。”
源见“揆门相”。相位。指宰辅。唐李乂《哭仆射鄂公杨再思》诗:“揆席凝邦绩,台阶阐国猷。”清 许承钦《将相谈兵歌题蔡怀真画册》:“崇祯天子十七年,揆席频翻如易屣。”【词语揆席】 汉语大词典:揆席
《文选》卷三十五晋.张景阳(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唐.李善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间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与湘东酃湖酒,年常献之,世称酃渌酒。”又引
《周易.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鬼方,是殷商时北方部族所建立的国家。扫鬼方,是指殷高宗武丁伐鬼方的战争。唐.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诗:“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唐.鲍溶《苦哉
同“秦王鞭石”。黄人《太平洋七歌》之二:“祖龙鞭山石流血,万里虹梁跨溟渤。”
明月:珠名。《淮南子.汜论训》:“明月之珠,不能无颣。”汉代高诱注:“夜光之珠,有似明月,故曰明月。”颣( ㄌㄟˋ lèi 类)丝上的疙瘩,引申为瑕疵。秦代李斯《谏逐客书》:“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
源见“一饭千金”。喻贫困。宋陆游《读穷居五字慨然有感复作一首自解》:“食非依漂母,菜不仰园官。”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乃益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为大司马。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
《诗经.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注:墠,音shàn,郊外的土地;茹藘>,茜草;阪,坡)。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注:践,行列整齐貌;室,此指女子的居室)。岂不尔思?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