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者取之
指攻取乱国。《左传.襄公十四年》:“仲虺有言曰:‘亡者侮之,乱者取之,推亡固存,国之道也。’君其定卫以待时乎!”
指攻取乱国。《左传.襄公十四年》:“仲虺有言曰:‘亡者侮之,乱者取之,推亡固存,国之道也。’君其定卫以待时乎!”
《文选》卷四十五东汉.班孟坚(固)《答宾戏》:“近者陆子优游,新语以兴。”唐.李善注:“郑玄曰:‘优游,不仕也。’《史记》:‘高帝拜陆贾为太中大夫,谓贾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我所以得之者何。陆生乃
源见“抱瓮灌园”。指安于朴拙,无机巧之心。唐陆希声《清辉堂》诗:“野人心地本无机,为爱茅檐倚翠微。”宋黄庭坚《次韵答张沙河》:“张疾堂堂身八尺,老大无机如汉阴。”【词语无机】 汉语大词典:无机
源见“采薇”。指伯夷、叔齐。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孤竹不以绝粒易鹿台之富,子廉不以困匮贸铜山之丰。”【词语孤竹】 汉语大词典:孤竹
源见“独孤侧帽”。形容风姿倜傥。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东营置酒》诗:“风长应侧帽,路隘岂容车?”
同“白衣苍狗”。元安熙《石州慢.寄题龙首峰》词:“苍狗浮云,平日惯开青眼。”
源见“相思树”。指交颈而鸣的相思鸟。元 杨维祯《匹乌曲》:“结生不作白头伴,结死须作青陵乌。”
源见“鬼笑穷”。谓贫穷无奈。清李渔《奇穷歌为中表姜次生作》:“又不见伯龙累宦家无钞,才营什一为鬼笑。”
参见:无妄之福【词语毋望之福】 成语:毋望之福汉语大词典:毋望之福
源见“盐梅和鼎”。比喻处理国政。元郑光祖《老君堂》二折:“鼎鼐调和理庶民,安邦定国立功勋。”见“调和鼎鼐”。【词语鼎鼐调和】 成语:鼎鼐调和汉语大词典:鼎鼐调和
《韩非子.解老》:“大奸作则小盗随,大奸唱则小盗和。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今大奸作则俗之民唱,俗之民唱则小盗必和,故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货资有余者,是之谓盗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