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乱臣贼子

乱臣贼子

历代统治者把统治阶级内部反对朝廷的人叫做“乱臣贼子”。也用来诬蔑反抗或起义的人民。《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后汉书.董卓传》:“李傕谓左右曰:‘尚可活不?’俊骂之曰:‘汝等凶逆,逼迫天子,乱臣贼子未有如汝者。’催使杀之。”


并列 古称犯上作乱的人。后也泛称坏人。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缀白裘·连环记·议剑》:“赤手难将捋虎鬚,劳心焦思日踌蹰。~春秋例,记得人人尽可诛。”△贬义。 多用于叛臣。↔忠臣义士 忠臣烈士 忠臣孝子。也作“乱臣逆子”、“逆臣贼子”、“逆子贼臣”。


【词语乱臣贼子】  成语:乱臣贼子汉语词典:乱臣贼子

猜你喜欢

  • 桃李不须言

    源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谓品行高尚的人自然受人仰慕。明袁宏道《邺城道》诗之八:“成蹊人自省,桃李不须言。”

  • 于我如浮云

    见〔富贵于我如浮云〕。

  • 西行回辙

    源见“鸣犊叹”。指时运不济,遭遇挫折。清 吴用威《江海谣》:“西行回辙昔笑孔,东来望气今非聃。”

  • 蛮触之争

    《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战国时,魏国与齐国发生矛盾,魏惠王要派人去刺杀齐王,魏王手下的戴晋人用蜗牛角上蛮

  • 在得之规

    源见“仲尼垂三戒”。指贪得之心的戒忌。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潘良贵〕晚年力量尤凝定,秦桧势正炎炎,冷处一角,笑傲泉石。作《三戒说》,深以在得之规,痛自警励。”

  • 堂奥

    不入门不能升堂,不升堂不能窥见奥深,所以用“堂奥”比喻深邃之处。晋代枣腆《答石崇》诗:“窥睹堂奥,钦蹈明规。”后人对学问粗得门径而未曾深入者,称为“未窥堂奥”。【词语堂奥】   汉语大词典:堂奥

  • 天山三箭取

    源见“三箭定天山”。称扬武将武艺高强功勋卓著。宋苏轼《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燕射》:“天山自可三箭取,海国何劳一苇航。”

  • 凤兮吟

    源见“琴挑文君”。指传达爱慕的情辞。唐 孙玄照《琴中歌赠王仙仙》诗:“相如曾作凤兮吟,昔被文君会此音。”

  • 防风后至

    源见“后至之诛”。谓叛逆作为。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舜觐群后,有苗不服;禹会诸侯,防风后至。”【典源】《国语·鲁语下》:“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

  • 鼠牙

    源见“雀角鼠牙”。比喻强暴势力。明屠隆《昙花记.檀施积功》:“罗敷遇千乘,提筐在桑间。鼠牙速我讼,都只为红颜。”【词语鼠牙】   汉语大词典: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