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优孟衣冠

优孟衣冠

指优孟穿戴楚故相孙叔敖衣服帽子,模仿他神态,讽谏楚庄王。后以此典模仿他人及作品;或比喻乔装打扮登台演戏。优孟,春秋时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人。著名之宫廷演员,多智辩,常寓讽刺于谈笑之间。楚国宰相孙权敖(辅佐楚庄王治理楚国,称霸诸侯)知道优孟是个贤人,对他很看重。孙叔敖害病将死,嘱咐他儿子道:“我死后,你必定会贫困。那时你去拜见优孟,说你是孙叔敖儿子。”过几年后,他儿子穷困到背柴出卖,遇到优孟,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儿子。父亲临死时,嘱咐我穷困就去找优孟。”优孟说:“你不要远往他处。”优孟回到家里,就缝制孙叔敖衣服和帽子穿戴,模仿孙叔敖之行止举动言谈,一年多,活像孙叔敖,楚庄王和亲近大臣们都分别不出来。楚庄王举行酒宴,优孟上前祝酒,楚庄王大惊,认为孙叔敖复活,打算请他做宰相。优孟说:“请让我回去和妻子商量一下,三天以后再来做宰相。”楚庄王答应他。三天以后,优孟又来,楚庄王说:“你妻子怎么说?”优孟说:“我妻子说千万不要干,楚国宰相不值得做。像孙叔敖那样做楚国宰相,尽忠廉洁治理楚国,楚王得以称霸。如今死亡,他儿子连插下锥子之土地也没有,穷困到背柴出来卖以维持生活。一定要像孙叔敖那样,倒不如自杀。”当时楚庄王在优孟面前表示歉意,于是召见孙叔敖儿子,把寝丘(今河南临泉县)四百户封给他,用来供奉孙叔敖之祭祀。此典又作“优孟”、“楚相衣冠”、“衣冠优孟”、“优孟歌”。

【出典】:

史记》卷126《滑稽列传·优孟》3201、3202页:“楚相孙叔敖是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zhǔ嘱,通“嘱”,吩咐)其子曰:‘我死,汝(你)必贫困。若(你)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经过)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敬酒祝福)。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zhuī追,头尖锐钻孔之锥子)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于是庄王谢(道歉)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例句】:

宋·苏轼《次韵王定国》:“不如老优孟,谈笑托谐美。” 清·朱执信《七夕雨饮松皋舍人》:“楚相衣冠惑左右,狡黠终是输优非。” 清·黄景仁《金缕曲·观剧》:“姑妄言之矣。又何论,衣冠优孟,子虚亡是。” 清·黄景仁《孙叔敖祠》:“生前遇合樊姬笑,死后悲欢优孟歌。” 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之五:“优孟衣冠笑沐猴,武灵胡服众人咻。”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国戏法,由来已久,衣冠优孟,音曲绕梁。” 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第十二》:“诗也是如此。变得创新,是增扩,也就是进步。若不容许变,那就只有摸拟,甚至只有抄袭;那种‘优孟衣冠’,甚至土偶木人,又有什么意义可言!”


主谓 ①楚相孙叔敖死后,艺人优孟着孙叔敖衣冠,摹仿其神态动作,楚庄王及其左右不能辨,以为孙叔敖复生。事见《史记·滑稽列传》。后称登场演戏为“优孟衣冠”。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原非实事,妙在隐隐跃跃之间。”②指艺术上单纯地模仿,只求形式相似。清·赵翼《瓯北诗话·高青邱诗》:“后来学唐者,李何辈袭其面貌,仿其声调,而神理索然,则~矣。”③谓仿古而毕肖原物。清·钱泳《履园丛话·收藏》:“看书画亦有三等,至真至妙者为上等,妙而不真者为中等,真而不妙者为下等。上等为随珠和璧,中等为~,下等是千里马骨矣。”△义①为中性,义②带贬义。义③中性略带褒义。→以假乱真 鱼目混珠 神乎其技。也作“衣冠优孟”。


【典源】《史记·滑稽列传》:“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今译】 优孟,是春秋时楚王的歌舞艺人,能言善辩,常在谈笑间进行讽谏。楚国贤相孙叔敖知他是位贤人,待他很好,临死并嘱咐其子以后穷困去找他。后来孙叔敖儿子果然穷困到卖柴为生,去找优孟,优孟让他先等一段。自己即穿上了孙叔敖的衣冠,学习孙的言谈举止。一年多后,神态言行无不象孙叔敖了,楚庄王及其左右都不能分别。庄王设宴,优孟扮成孙叔敖向前祝酒。庄王大惊,以为是孙叔敖复生了,想让他担任楚相。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模仿他人; 或用以指戏剧表演等。

【典形】 楚相衣冠、衣冠优孟、优孟、优孟歌、优孟衣冠。

【示例】

〔楚相衣冠〕 清·赵执信《七夕雨饮松皋舍人》:“楚相衣冠惑左右,狡黠终是输优非。”

〔衣冠优孟〕 清·黄景仁《金缕曲·观剧》:“姑妄言之矣。又何论,衣冠优孟,子虚亡是。”

〔优孟〕宋·苏轼《次韵王定国》:“不如老优孟,谈笑托谐美。”

〔优孟歌〕 清·黄景仁《孙叔敖祠》:“生前遇合樊姬笑,死后悲欢优孟歌。”

〔优孟衣冠〕 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之五:“优孟衣冠笑沐猴,武灵胡服众人咻。”


【词语优孟衣冠】  成语:优孟衣冠汉语词典:优孟衣冠

猜你喜欢

  • 周妻何肉

    《南齐书.周颙传》:“(周颙)清贫寡欲。终日长蔬食,虽有妻子,独处山舍。……时何胤亦精信佛法,无妻妾。太子又问颙:‘卿精进何如何胤?’颙曰:‘三涂八难,共所未免。然各有其累。’太子曰:‘所累伊何?’对

  • 子敬琴

    同“子敬琴亡”。清王夫之《哭欧阳三弟叔敬沉湘》诗:“调孤雌霓休文句,哭碎灵床子敬琴。”清宋琬《祭沈少参岫阳》诗:“吁嗟子敬琴,弦亡真可掊。”

  • 金张

    《文选》卷二十一晋.左太冲(思)《咏史八首》其二:“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唐.李善注:“班固《汉书.金日磾传赞》曰:‘夷狄亡国,羁虏汉庭,七叶内侍,何其盛也。七叶,自武至平也。’又《张汤传赞》曰:

  • 哄堂

    本作“烘堂”。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以年资最高者主杂事,称杂端。平时公堂会食,不苟言笑。惟杂端笑,在坐其他人也跟着笑,谓之“烘堂”。事见唐代赵璘《因话录.御史三院》,曾慥《类说》引作“哄堂”。后

  • 啜其泣矣

    啜( ㄔㄨㄛˋ chuò ):哭泣时的抽噎。 抽抽噎噎,低声哭泣。 形容哭得很伤心。语出《诗.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啜其泣矣,尚何去哉!”宋.徐

  • 夺门之变

    指明英宗复位的事件。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被瓦剌掳去后,兵部尚书于谦等拥立英宗弟朱祁钰为景帝(即明代宗,年号景泰,1450-1457年在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抗击瓦剌。次年与瓦剌议和,英宗返

  •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圣善:明理而善良。令:善。 母亲明智善良,我们子女没有善德。 怀念母亲兼以自责之辞。语出《诗.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明.李贽《焚书.书答。复晋川翁书》:“《易》

  • 举足轻重

    原作“举足左右,便有轻重”,形容有实力者处于二强之间,对双方成败起着决定作用。用以表示地位重要,足以左右局势,如偏向何方,就会打破均势。窦融(公元前26-公元62年),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

  • 卖官鬻爵

    鬻:音yù,卖的意思。全句指旧时掌权者出卖官职爵位以聚敛财物。语出《宋书·邓琬传》。邓琬(363-433年)字元琬,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任给事黄门侍郎,后出京任晋安王子勋的镇军长史、寻阳内使等官

  • 啸诺

    《后汉书.党锢传序》:“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二郡又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后以“啸诺”喻为官清闲,无事可做。宋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