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佐卿化鹤

佐卿化鹤

唐.薛用弱《集异记.徐佐卿》:“明皇天宝十三载重阳日,猎于沙苑云间,有孤鹤徘徊焉,上亲御弧矢,一发而中。其鹤则带箭徐坠,将及地丈许,欻然矫翰西南而逝(欻,音xū,忽然。矫翰,展翅高飞),万众极目良久,及灭。益州城距郭十五里有明月观焉,依山临水,松桂深寂,道流非修习精悫者,莫得而居,观之东廓第一院,尤为幽绝。每有自称青城道士徐佐卿者,风局清古,一岁率三、四而至焉。观之耆旧因虚其院之正堂,以俟其来,而佐卿至则栖焉,或三、五日,或旬朔,言归青城,甚为道流之所倾仰。一日,忽自外至,神爽不怡,谓院中人曰:‘吾行山中,偶为飞矢所加,寻已无恙矣。然此箭非人间所有,吾留之于壁上,后年箭主到此,即宜付之,慎无坠失。’仍援毫记壁,云留箭之日,则十三载九月九日也。及玄宗避狄幸蜀,暇日命驾行游,偶至斯观,乐其佳景,因遍幸道室。既入此堂,忽睹挂箭,则命侍臣取而玩之,盖御箭也,深异之。因询观之道士,皆以实对。即是佐卿所题,乃前岁沙苑纵畋之日也,佐卿盖中箭孤鹤耳,究其题,乃‘沙苑翻飞,当日集于斯欤’。上大奇之,因收其箭而宝焉。自后,蜀人亦无复有逢佐卿者矣。”

青城道士徐佐卿化鹤而游,不慎被唐玄宗射中。鹤带箭飞回明月观,佐卿挂箭壁上,题记日期,并嘱院中人勿失此箭,以待箭主到来。后明皇幸蜀游观,院中人便将此箭归还了他。后因用为奇异变化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一:“佐卿化鹤,次仲为乌。”


【典源】唐·薛用弱 《集异记》卷一:“明皇天宝十三载重阳日猎于沙苑,云间有孤鹤徊翔焉。上亲御弧矢,一发而中。其鹤则带箭徐坠,将及地丈许,歘然矫翰西南而逝。……每有自称青城道士徐佐卿者,风局清古,一岁率三四而至焉。……一日忽自外至,神爽不怡,谓院中人曰:‘吾行山中,偶为飞矢所加,寻已无恙矣。然此箭非人间所有,吾留之于壁上,后年箭主到此,即宜付之,慎无坠失。’……及玄宗避狄幸蜀,暇日命驾行游,偶至斯观。乐其佳景,因遍幸道室。既入此堂,忽睹挂箭,则命侍御取而玩之,盖御箭也。……即视佐卿所题,乃前岁沙苑纵畋之日也。佐卿盖中箭孤鹤耳。”

【今译】唐玄宗于天宝十三年在沙苑射猎,亲手射中一孤鹤,鹤带箭飞逝。当时在益州城外有明月观,有一青城道士徐佐卿,一年常来三四次。一次从外来,神情不愉快,说:“我在山中行,偶然中了流箭,但已无恙。这箭不是平常人的,我留在壁上,后年箭主人将来此,可以还给他,不要丢失。”后来玄宗避安史之乱至蜀地,到明月观游赏,在道室中见到此箭,认得是自己用的箭。又询问道士,并看佐卿题词,才知道中箭的孤鹤就是徐佐卿所变化的。

【释义】后以此典借指道士; 或用以咏鹤等。

【典形】带箭鹤、佐卿归来鹤、佐卿化鹤。

【示例】

〔带箭鹤〕 宋·陆游 《坚顽》:“虽殊带箭鹤,要是脱钩鱼。”

〔佐卿归来鹤〕 宋·苏轼 《白鹤峰新居》之二:“佐卿恐是归来鹤,次律宁非过去僧。”

〔佐卿化鹤〕 明·高启 《书梦赠徐高士》:“佐卿化鹤来吾乡,朱冠缟衣颀而长。”


猜你喜欢

  • 熊车

    源见“熊轼”。横轼画有伏熊图案的车子。借指地方长官。南朝梁元帝《玄览赋》:“应鸣鞞于龙角,覆缇幕于熊车。”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子瞻既已深居鵷禁,因何反谪熊车?”【词语熊车】   汉语大词典:熊

  • 歧嶷

    《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毛传:“岐,知意也。嶷,识也。”后以“歧嶷”谓年幼聪慧。《后汉书.马援传》:“客卿幼而歧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亦指六七岁年纪。王闿运《

  • 萤苑

    《隋书.炀帝纪》:“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六一六年),曾于东都洛阳景华宫下令征集萤火虫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照岩谷,以供其欣赏逸乐。其

  • 葬桐

    同“桐乡归葬”。清赵翼《刘松岚观察旧尝宰镇安之天保县在余守镇安后二十余年矣兹过常州偕稚存来晤且言镇民已为余立生祠虔奉弗替感赋》之三:“在任原思死葬桐,岂期民已社栾公。”

  • 灭顶之灾

    形容大祸临头,不知底细无法逃脱。《易经》中说,在积极进取之时,由于缺少自知之明,有着极大的危险,就象渡河不知深浅,盲目涉过,必然会灭顶。不过,尽管前程凶险,但依然是壮举,不应过多责怪。【出典】:《易·

  • 不才

    没有才能,不成材。《左传》成公三年:“王送知䓨,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臣实不才,又谁敢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

  • 缑山白鹤

    源见“王乔控鹤”。指仙鹤。明谢谠《四喜记.巧夕宫筵》:“浪传王母青禽至,欲借缑山白鹤乘。”

  • 昌歜

    同“菖歜”。昌,通“菖”。唐韩愈《送无本师归范阳》诗:“来寻吾何能?无殊食昌歜。”【词语昌歜】   汉语大词典:昌歜

  • 肥遁鸣高

    源见“肥遁”。谓隐退避世,自鸣清高。《老残游记》六回:“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遁鸣高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见“飞遁鸣高”。《老残游记》6回:“至于出来的原故,并不是~的意思……至‘

  • 随风逐浪

    ㄙㄨㄟˊ ㄈㄥ ㄓㄨˊ ㄌㄤˋ suí fēng zhú làng 774 ① 奔波;颠沛。唐 吴融《商人》诗:“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①见“随波逐浪②”。唐·吴融《商人》:“~年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