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

说郛》卷八七引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本谓笔力劲健,后借以喻描写或议论深刻。清赵翼《杨雪珊自长垣归来出示近作叹赏不足诗以志爱》:“入木三分诗思锐,散霞五色物华新。”茅盾《关于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崇祯等候‘讨贼’的捷报,焦急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述补 ①形容书法遒劲有力。语出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以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用于书法艺术。②比喻见解深刻,分析透彻。蔡敦祺《林则徐》(上):“卓大人这词儿是哪儿听来的? 挖苦得可够~!”△褒义。用于剖析说理。→力透纸背 鞭辟入里 铁画银钩 ↔浮光掠影 不着边际 隔靴搔痒。也作“入骨三分”。


解释分:长度单位,一寸的十分之一。本指书法笔力劲健。后用来比喻描写或议论深刻。

出处唐·张怀《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王羲之,东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书法家,后人尊他为“书圣”。因官至右军将军,世人又称他为“王右军”。他儿子王献之的书法也很好,人们合称他俩为“二王”。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古今之冠”。

王羲之精研多种书法体势,其代表作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等。其中《兰亭序》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传说唐太宗李世民生前十分珍爱它,死时遗命将其殉葬昭陵,现在世间所流传的都是它的临摹本。

关于王羲之的传说故事非常多,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在其《书断》中记载,东晋皇帝在北郊祭祀时(祭祀时要把祝文写在木板上,每次更换新的祝词),命令工匠削除以前的祝文,而以前的祝文恰是王羲之书写的,当工匠削除时,发现其笔迹已经深入木板,深达三分。又说,他三十三岁时写了《兰亭序》,三十七岁时写了《黄庭经》,刚刚写完,就听见天空中有人说:“你的书法连我都感动了,何况尘世之人呢?”

近义鞭辟入里

反义轻描淡写

例句

红楼梦》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


【词语入木三分】  成语:入木三分汉语词典:入木三分

猜你喜欢

  • 椒庭

    后妃所居的宫殿,义同“椒房”。《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隋代薛道衡《昭君辞》:“我本良家子,充选入椒庭。【词语椒庭】   汉语大词典:椒庭

  • 载笔之地

    源见“载笔”。指国史馆。宋苏轼《赐翰林学士赵彦若辞免国史修撰不允诏》:“卿学世其家,宜居载笔之地。”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沧海:大海。巫山:山名,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 经历过“沧海”和“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得上眼了。 比喻见多识广,眼界自高。语出唐.元稹《离思五首》之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撤我虎皮

    宋朱熹编《二程语录》卷十七:“横渠(张载)昔在京师,坐虎皮说《周易》,听从甚众。一夕二程先生(指程颐、程颢)至,论《易》。次日,横渠撤去虎皮,曰:‘吾平日为诸公说者皆乱道。有二程近到,深明《易》道,吾

  • 直在其中

    直:正直,直率。 坦白直率就包含在里面了。语出《论语.子路》:“孔子曰:“吾党之直新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林语堂《无所不谈合集.论曲线》:“处治以直,处乱以曲。曲得其宜,直在其中

  • 使者槎

    源见“乘槎”。指出使者所乘之船只。明何景明《古井篇》诗:“沧海空流使者槎,悲风暮起将军树。”

  • 春秋责帅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于失街亭后上疏自贬:“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蜀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时,用

  • 半面徐娘

    源见“徐妃半面妆”。咏半开的花。清邹祗谟《惜黄花慢.咏晚菊》词:“月珮烟裳,伴窗纱犹识,半面徐娘。”

  • 殷牖

    《史记.殷本纪》:“纣囚西伯 羑里。”羑里邑,一作牖里邑,在今河南 汤阴县北。殷 牖,指殷代的羑里,相传为周文王被殷纣王拘囚之处。南朝 梁庾肩吾《乱后行经吴邮亭》诗:“殷 牖爻虽赜,尧城吏转尊。”亦泛

  • 衾影何惭

    见“衾影无惭”。【词语衾影何惭】  成语:衾影何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