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前车之鉴

前车之鉴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大戴礼记.保傅》:“鄙语曰……前车覆,后车诫。”汉刘向说苑.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盖言其危。”后以“前车之鉴”比喻以往的失败,后来可以当作教训。《水浒后传》二五回:“前车之鉴,请自三思。”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也。”


见“前车覆,后车戒”。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我的任务,则是让婷儿了解男性的各种心理特点,用各种~使婷儿懂得,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纠葛,需要注意与男性保持适当的距离。”


【典源】《荀子·成相》:“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韩诗外传》卷五:“鄙语曰:‘不知为吏,视已成事。’或曰:‘前车覆而后车不诫,是以后车覆也。’故夏之所以亡者而殷为之,殷之所以亡者而周为之。故殷可以鉴于夏,而周可以鉴于殷。”《汉书·贾谊传》:“鄙谚曰:‘不习为吏,视已成事。’又曰:‘前车覆,后车诫。’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

【今译】 古代谚语讲: 不知如何当官吏,那就看看别人处理过的政事。又讲: 前边的车倾覆,后边的车就要引为鉴戒。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引为鉴戒,可使自己避免错误。

【典形】 覆车、覆前车、覆辙、前车覆、前车可惧、前覆辙、瞻前轨、蹈前车。

【示例】

〔覆车〕 晋·潘岳《西征赋》:“酒池鉴于商辛,追覆车而不寤。”

〔覆前车〕 唐·薛据《古兴》:“已看覆前车,未见易后轮。”

〔覆辙〕 清·黄景仁《答和维衍》之一:“比闻亦作湖海计,此我覆辙当鉴之。”

〔前车覆〕 汉·蔡邕《述行赋》:“前车覆而未远兮,后乘驱而竞及。”

〔前车可惧〕 清·秋瑾《望海潮·送陈彦安》:“世局堪惊,前车可惧,同胞何事懵懵。”

〔前覆辙〕 宋·张元干《次韵聪父见遗》之二:“世路肯遵前覆辙,交游谁识后凋松?”

〔瞻前轨〕 晋·陆机《欢逝赋》:“瞻前轨之既覆,知此路之良难。”


【词语前车之鉴】  成语:前车之鉴汉语词典:前车之鉴

猜你喜欢

  • 驾言出游

    驾:驾车或驾船。言:助词,读为“焉”。 乘坐舟车出游。 泛指外出旅行。语出《诗.卫风.竹竿》:“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后汉书.章帝纪》:“今四国无政,不用其良,驾言出游,欲亲

  • 善刀而藏

    揩干了刀,把刀藏起来。《庄子.养生主》:“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后以“善刀而藏”比喻适可而止,有才能不表露在外面。偏正 善,拭。将刀拭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行事适可而止,收敛

  • 张仲蔚

    源见“仲蔚蓬蒿”。借指隐居贫士。唐 李元操《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谁怜张仲蔚,日暮反蒿莱。”

  • 陆贾舌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因以“陆贾舌”喻善辩。唐 于?《南越谣》:“此时尉佗心,儿童待幽 燕。三寸陆贾舌,万里汉山川。”【词语陆贾

  • 鼎鱼

    源见“鱼游沸鼎”。指处于险境或濒临灭亡的人或事物。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鼎鱼犹假息,穴蚁欲何逃?”【词语鼎鱼】   汉语大词典:鼎鱼

  • 吴燕

    同“吴宫燕”。前蜀韦庄《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托迹同吴燕,依仁似越禽。”【词语吴燕】   汉语大词典:吴燕

  • 陶唐歌

    源见“击壤歌”。指太平盛世之歌。清徐夔《苦热》诗:“安得白雨洒秋令,击壤一和陶唐歌。”【词语陶唐歌】   汉语大词典:陶唐歌

  • 阳城惑

    《文选》卷十九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

  • 野鹤

    《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语王戎曰:‘稽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晋书》卷八十九《忠义传.稽绍传》:“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绍始入洛,或请王戎曰:‘昨于稠人

  • 黄金台下客

    宋.恭帝《在燕京作》:“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原诗见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标题为《宋诗纪事》所加)赵显(xiǎn)是南宋王朝的末代皇帝,他被元人俘虏到大都,怀念临安而作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