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勾漏丹砂

勾漏丹砂

晋书.葛洪传》载:葛洪学得炼丹术,“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勾漏令。”后遂以“勾漏丹砂”称避世养生。宋苏轼《送沈逵赴广南》诗:“勾漏丹砂已付君,汝阳瓮盎吾何耻?”清方文《石臼行.赠崔正谊明府》:“莫疑勾漏乞丹砂,匪向临邛弹绿绮。”


【典源】《晋书。葛洪传》:“葛洪字稚川……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勾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剌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

【今译】 晋代葛洪字稚川,其从祖葛玄,在三国吴时学道得仙,号为葛仙公,传授弟子郑隐,葛洪又随郑隐学会炼丹秘术。后来葛洪见天下动乱,想到南方避乱,并炼丹以求长生,听说交阯出丹,请求任勾漏令。晋帝开始不许可,葛洪说:“我不是求官做,是因为那里有丹。”晋帝答应了。葛洪带子侄一起出发。至广州,刺史邓岳将他留住,葛洪于是居罗浮山炼丹。

【释义】 后以此典指避世养生。

【典形】 丹砂葛洪、葛洪丹井、葛洪心、葛井、葛仙翁、勾漏丹砂、勾漏鼎、稚川隐罗浮、罗浮觅稚川、勾漏药、勾漏令、山中葛稚川、勾漏僻、勾漏砂。

【示例】

〔丹砂葛洪〕 唐·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葛洪丹井〕 清·黄景仁《水西和对岩韵》:“谢守题诗亦寂寥,葛洪丹井荒荆枳。”

〔葛洪心〕 唐·皮日休《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从此谒师知不远,求官先有葛洪心。”

〔葛井〕 清·黄鷟来《触事感怀赋赠》:“葛井迹未湮,范舟事堪埒。”

〔葛仙翁〕 唐·钱起《寻华山云台观道士》:“愿言葛仙翁,终年炼玉液。”

〔勾漏丹砂〕 宋·苏轼《送沈逵赴广南》:“勾漏丹砂已付君,汝阳瓮盎吾何耻?”

〔勾漏鼎〕 明·陈子龙《嘉靖王子诗·梁公实》:“搜探勾漏鼎,摇荡罗浮春。”

〔稚川隐罗浮〕 宋·苏轼《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欲从稚川隐罗浮,先与灵运开永嘉。”


猜你喜欢

  • 金张贵

    源见“金张许史”。称人门第显贵。唐孟浩然《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诗:“世禄金 张贵,官曹幕府贤。”【词语金张贵】   汉语大词典:金张贵

  • 赭衣半道

    赭衣:赤色的衣服,罪人所穿。路上的行人有一半是穿赭衣的,即罪人很多的意思。《汉书.贾山传》:“至秦则不然。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赋敛重数,百姓任罢,赭衣半道,群盗满山,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而听。”【

  • 念越乡

    源见“庄舄越吟”。借指思念故乡。唐李绅《灵汜桥》诗:“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

  • 蚁窠梦

    同“蚁梦”。宋陆游《衰病》诗:“仕宦螘(同“蚁”)窠梦,功名马耳风。”【词语蚁窠梦】   汉语大词典:蚁窠梦

  • 嵇吕驾

    同“嵇吕命驾”。宋戴复古《寄南昌故人黄存之宋谦甫》诗之二:“时无嵇 吕驾,相忆莫相亲。”

  • 泮水

    《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毛传:“泮水,泮宫之水也。”郑玄笺:”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朱熹集传:“泮水,泮宫之水也。诸侯之学,乡射之宫,谓之泮宫。”即学宫前

  • 伤鸟

    同“伤弓之鸟”。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诗之四:“伤鸟有弦惊不定,卧龙无水动应难。”【词语伤鸟】   汉语大词典:伤鸟

  • 蔡泽年寿

    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战国燕人蔡泽,请唐举相面,“唐举孰视而笑曰:‘先生曷鼻(鼻如蝎虫),巨肩,魋颜(额头突出),蹙齃(紧皱眉头),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蔡泽知唐举戏之,乃曰:‘

  • 有金如粟,不以入怀

    同“有马如羊,不以入厩”。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有马如羊,不以入厩;有金如粟,不以入怀。”

  • 三折肱而成良医

    见“三折肱为良医”。明·方孝孺《指喻》:“传不云乎? ‘~’,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