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升堂拜母

升堂拜母

亦作“登堂拜母”。古时彼此友谊深厚的人互相拜访时,常进入后堂去拜侯对方的母亲。指结为通家之好。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出身士族。初为孙策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立孙吴政权。后与张昭辅助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公元208年,大败曹操于赤壁,不久病卒。周瑜少时身高体壮,容貌非凡,并和孙坚之子孙策同年出生,二人独相友善。周瑜把道南的大宅让给孙策居住,进入后堂拜侯孙策的母亲,两家互通有无,往来亲密。

【出典】: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卷54第1259页:“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例句】: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交,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崔由是深相结,请赵馆于其家,供给优厚。僧哥年十二,登堂拜母,约为昆弟。”


连动 原指拜访朋友的母亲,即结为世代之交。借指结为世交。语出《后汉书·范式传》:“范式约期访张劭,至日,式升堂拜母,尽欢而别。”《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有无通共。”△用于交际方面。→同结金兰


【词语升堂拜母】  成语:升堂拜母汉语词典:升堂拜母

猜你喜欢

  • 折腰为米

    同“折腰五斗”。宋 赵必?《念奴娇.饯朱沧洲》词:“菊松尽可归欤,叹折腰为米,渊明已错。”宋葛长庚《沁园春.寄鹤林》词:“叹折腰为米,弃家因酒,往之不谏,来者堪追。”

  • 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

    意谓有官职的人,如果无法尽其职责,就可辞职不干;负责进谏的人,如果言不听计不从,就可辞职不于。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唐.韩愈《争臣论》:

  • 犀燃

    同“犀燃烛照”。《聊斋志异侠女篇弹词》引子:“物态描摩疑鼎铸,人情刻镂胜犀燃。”【词语犀燃】   汉语大词典:犀燃

  • 纸老虎

    同“纸虎”。徐炳昶《徐旭生西游日记》二:“对于内争,或者可以扎个纸老虎,吓吓别人;一旦有外患,结果可不问而知了。”【词语纸老虎】  成语:纸老虎汉语大词典:纸老虎

  • 穷途悲

    同“穷途恸哭”。唐戴叔伦《行路难》诗:“淮阴不免恶少辱,阮生亦作穷途悲。”

  • 入苙

    《孟子.尽心》:“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后以“入苙”喻陷入圈套、牢笼。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犬羊嗜利畏威,终当入苙;鸣泉公亦有方略者,谅不致损威起侮也。”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

  •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汉.刘熙《释名.释首饰》引俚语曰:“不喑不聋,不成姑公。”《南史.庾仲文传》作“不痴不聋,不成姑公。”《隋书.长孙平传》:“鄙谚曰:‘不痴不聋,未堪作大家翁。”这个俗谚的意思是说,做公婆的对于小俩口之

  • 斲棺

    《左传.宣公十年》:“楚子伐郑,晋士会救郑,逐楚师于颍北。诸侯之师戍郑。郑子家卒,郑人讨幽公之乱,斲(同斫zhuó砍,削。)子家之棺,而逐其族,改葬幽公,谥之曰灵。”楚人伐郑,晋派兵救援赶走楚军。诸侯

  • 昨非今是

    源见“陶令归去来”。谓方今才洞明事理,知从前错了而如今才对。金元好问《和仁卿演太白诗意》:“四十九年堪一笑,昨非今是可怜生。”见“今是昨非”。宋·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

  • 一言败秦

    参见:许历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