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原宪甘贫

原宪甘贫

指原宪甘愿贫穷守道。后以此典形容人操守清高,安贫守道,不苟求合污;或比喻寒士生涯。原宪(约前515年——?),字子思,也称原思、仲思。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孔子学生,春秋末儒者。孔子去世后,原宪就隐居在荒野。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又称子贡。孔子学生)当上卫国(都帝丘,今河南南阳)相国(百官之长),出门时车马成群,推开草门,来到偏陋狭小住室,探望原宪。原宪整理破旧衣帽,会见子贡。子贡看到原宪穷酸而替他感到羞耻,子贡说:“您怎么这样困窘呢?”原宪说:“我听说,没有财产的叫做贫穷,学习道理却不能实行的叫做困窘。象我原宪,是贫穷。而不是困窘呢。”子贡感到惭愧,不高兴地离去,一生都为自己说话过头而感到羞耻。此典又作“蓬枢”、“原生决履”、“是贫非病”、“贫原宪”、“生甘类原宪”、“原贫”、“贫非疚”、“原宪圭窦”、“原思贫”。

【出典】:

史记》卷67《仲尼弟子列传》2208页:“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荒野)中。子贡相卫,而结驷(Sì寺,用四匹马共驾一车)连骑,排藜藿(lí huò离获,本是两种草,此指用草编织之门)入穷阎(yán言,里巷),过谢(探望)原宪。宪摄(整理)敝衣冠见子贡。子贡耻之,曰:“夫子岂(怎么)病(困苦)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地,非病也。’子贡渐,不怿(yì意,喜欢)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

【例句】:

三国魏·曹植《大司马曹休诔》,“好彼蓬枢,甘彼瓢箪。味道忘忧,喻宪超颜。” 晋·陶潜《咏贫士》:“原生纳决履,清歌唱商音。” 唐·王维《送郑五赴任新都序》:“牵衣肘见,步雪履穿,获戾由忠,是贫非病。” 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 唐·元稹《酬李甫见赠》之七:“原宪甘贫每自开,子春伤足少人哀。” 宋·梅尧臣《贫》:“生甘类原宪,死不学陶朱。” 宋·陆游《杂感》之四:“原贫道尊显,回夭死芬芳。” 宋·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嗟我昔少年,守道贫非疚。” 金·董解元《西厢记》:“谢原宪之圭窦,衣买臣之锦衣。” 清·萧诗《答董子绍舒》:“于此颇有得,勿谓原思贫。”


【典源】 《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 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 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縰(xi) 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 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te),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韩诗外传》卷一第九章亦载,后半作“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子贡曰:‘嘻! 先生何病也?’原宪仰而应之曰:‘宪闻之,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宪贫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匿,车马之饰,衣裘之丽,宪不忍为之也。’子贡逡巡,面有惭色,不辞而去。”刘向《新序》、《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皇甫谧《高士传》皆载,详略各异。

【今译】 原宪字子思,为孔子弟子,他住在鲁国,小屋只有方丈,用茅草盖顶,编蓬蒿为门,用桑木为门枢,用破瓮做窗户,以粗布衣隔成二室。上边漏,下边湿,而他却端坐弦歌。另一孔子弟子子贡车着大马高车,穿着外白内红的大衣,去看原宪。原宪戴着树皮冠,拖着破草鞋,拄着藜杖来开门。子贡说:“唉呀,先生有什么病吗?”原仰头答道:“我听说,没有钱叫做贫,学了道理不能施行才叫做病。我现在是贫,并不是病。”子贡进退不安,面有愧色。原宪又笑着说:“要是附和时尚,朋比为友,所学为炫耀于人,所教为显扬自己,成为仁义的奸恶,追求华丽的车马,精美的衣裘,那是我不愿去做的。”子贡更加惭愧,不辞而别。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操守清高,安贫守道,不苟求合污。或用以指寒士生涯。

【典形】 蓬枢、贫非疚、贫原宪、生甘类原宪、是贫非病、原贫、原生决履、原思贫、原宪甘贫、原宪圭窦、原宪贫、原宪裘、原生衣百结、原宪贫病、杖藜、原宪室。

【示例】

〔蓬枢〕 三国·曹植《大司马曹休诔》:“好彼蓬枢,甘彼瓢箪。味道忘忧,喻宪超颜。”

〔贫非疚〕 宋·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嗟我昔少年,守道贫非疚。”

〔贫原宪〕 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

〔生甘类原宪〕 宋·梅尧臣 《贫》:“生甘类原宪,死不学陶朱。”

〔是贫非病〕 唐·王维《送郑五赴任新都序》:“牵衣肘见,步雪履穿,获戾由忠,是贫非病。”

〔原贫〕 宋·陆游《杂感》之四:“原贫道尊显,回夭死芬芳。”

〔原生决履〕 晋·陶潜《咏贫士》:“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

〔原思贫〕 清·萧诗《答董子绍舒》:“于此颇有得,勿谓原思贫。”

〔原宪甘贫〕 唐·元稹《酬李甫见赠》之七:“原宪甘贫每自开,子春伤足少人哀。”

〔原宪圭窦〕 金·董解元《西厢记》:“谢原宪之圭窦,衣买臣之锦衣。”


猜你喜欢

  • 吹箫吴市

    同“吴市吹箫”。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瞿秋白《乱弹.世纪末的悲哀》:“即使不幸谪出了象牙塔和水晶宫,也还会吹箫吴市,做个风雅乞丐。”述补 吴市,吴都的街市。在街头乞讨或

  • 钗飞

    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元鼎元年,起招仙阁(《太平御览》卷七一八引作“招灵阁”)于甘泉宫西……有青鸟赤头,道路而下,以迎神女。神女留玉钗以赠帝(汉武帝刘彻)。帝以赐赵婕妤。至昭帝元凤中,宫人犹见此钗

  • 白羊车

    源见“看杀卫玠”。借指俊美的男子。清宋琬《次既庭来韵》:“殿内即传金凤纸,洛中争看白羊车。”【词语白羊车】   汉语大词典:白羊车

  • 依流平进

    依:按照。流:品级。平进:循序而进。指在仕途中按资历循序升迁。王骞(474-522年),原字玄成,因避齐高帝萧道成讳改为“思寂”。为人简朴持重,从不言人过恶。永元末,召为侍中,不拜,梁朝时,历任度支尚

  • 委肉虎蹊

    把肉放在饿虎出没的路上,比喻处境危险,灾祸将至。《战国策.燕策三》:“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蹊:路。振:挽救。述补 委,抛弃,蹊,小路。把肉弃置在饿虎出没的路上。比喻处境危险,灾祸即将到来

  • 丸僚斫郢

    源见“宜僚弄丸”、“郢匠挥斤”。借指具有神妙技艺之人。明 孙仁孺《东郭记.齐东野人之语》:“与君一话真成幸,抵多少丸僚斫郢。”

  • 居稽

    《礼记.儒行》:“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郑玄注:“稽,犹合也,古人与合则不合于今人也。”后因以“居稽”指怀古。清刘大櫆《程易田诗序》:“念长与诸君子游处,不可得矣。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其倦也。

  • 歌来晚

    《后汉书》卷三十一《贾琮传》:“中平元年,交阯屯兵反,执刺史及合浦太守……有司举琮为交阯刺史。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以为盗贼。琮即移书告示,各

  • 蚁喧闻牛

    源见“蚁动牛斗”。形容神经错乱,心神恍惚。宋辛弃疾《雨中花慢.登新楼有怀赵昌甫》词:“石卧山前认虎,蚁喧床下闻牛。”

  • 不修边幅

    《后汉书.马援传》:“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李贤注:“言若布帛修整其边幅也。”后以形容不注意服饰整洁、仪容美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