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双管齐下

双管齐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后因以“双管齐下”比喻两方面或两件事同时进行。茅盾《子夜》八:“他有了这样的盘算:如果李壮飞的话可靠,那岂不是胜似何慎庵的‘钻狗洞’么?当然双管齐下是最妥当的了。”老舍《四世同堂》五:“他轻轻的叩了两下门环,又低声假嗽一两下,为是双管齐下,好惹起院内的注意。”


主谓 原指双手握笔同时作画。今多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语本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唐时张璪善画松,能手执两笔,同时俱下,一作生枝,一作枯干。”《扫迷帚》24回:“小弟愚见,原思~,一边将迷信关头,重重戡破,一边大兴学堂,归重德育,使人格日益高贵。”△褒义。多用于描写行动。→齐头并进 并驾齐驱 左右开弓↔匹马单枪


解释管:毛笔,画笔。本指两手各握一支毛笔,同时作画。后常用来比喻两方面或两件事同时进行。

出处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唐张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张璪(zǎo),字文通,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代画家。他因为在安史之乱时曾任伪职,所以在政治上不得意。但他作画的水平极高,以至于当时的著名画家毕宏都惊问他是从哪里学来的。

张璪最擅长画山水画,尤以精于画松石而闻名当世,他的松石画中常常能透露出独特的意象。张璪能够一手拿两根毛笔同时作画,更奇特的是,这两支笔可以同时画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画出鲜活的松枝,一支画出干枯的树干,表现出的气势超越了风雨和烟霞。他还能用手直接蘸墨在白绢上作画。

他的画作多山水,重灵感,富于激情,是唐代水墨山水画的代表。同时,他所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法大自然,同时内心多加揣摩)的创作方法,以及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感相统一的绘画主张,在中国美术史上有重大意义,对后世的绘画理论也有很大的影响。

近义齐头并进

例句

他轻轻地叩了两下门环,又低声假嗽一两下,为的是双管齐下,好惹起院内的注意。


【词语双管齐下】  成语:双管齐下汉语词典:双管齐下

猜你喜欢

  • 范蠡登舟

    同“范蠡扁舟”。唐元稹《许刘总出家制》:“张良却粒,尚想高踪;范蠡登舟,空瞻遗像。”

  • 黄人守日

    《太平御览》卷八七二引《符瑞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人方自来降也。”后因以“黄人守日”比喻朝政清明,国力强盛。宋王禹偁《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制》:“俨威容而青女司霜,荐祥瑞而黄人守日。”

  • 老龟刳肠

    《庄子.外物》:“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能知七十二钻而无遣策,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后用指虽有神灵而卒难免祸。唐白居易《答桐花》诗:“老龟被刳肠,

  • 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毛传:“螟蛉,桑虫也;蜾蠃,蒲卢也。”郑玄笺:“蒲卢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煦妪养之,以成其子。”后因以“螟蛉”为养子的代称。《旧唐书.昭宗纪》:“邠州王行瑜

  • 家无儋石

    儋(dàn旦):同“担”。石(shí时,又读dàn旦):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儋石: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担。常用来形容米粟为数不多。家无儋石,是说家中没有多余的粮食,形容生活贫困拮据。语出自《汉书

  • 贵纸

    源见“洛阳纸贵”。称誉文章精彩,人们争相传写。宋欧阳修《回贺集贤韩学士启》:“果膺帝柬,入耀书林。给札挥毫,耸如墙而骇目;奏篇称善,喧贵纸以传都。”【词语贵纸】   汉语大词典:贵纸

  • 折床

    《景德传灯录.湖南东寺如会禅师》:“〔如会〕初谒径山,后参大寂,学徒既众,僧堂内床榻为之陷折。时称折床会也。”后以“折床”形容与会僧众之多。宋余靖《广州南海县罗汉院记》:“四方之来,折床而勿拒。”【词

  • 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

    馨:晋时语助词。 像鬼手一样冰冷,偏来握住人的臂膀。 表示拒绝别人与自己接触。语出《世说新语.忿狷》:“王司州尝乘雪往王螭许,司州言气稍有牾逆于螭,便作色不夷。司州觉恶,便舆床就之,持其臂曰:‘汝

  • 班姬泣

    源见“班姬咏扇”。指班婕妤失宠而哀怨悲泣,借以咏扇。清黄景仁《石州慢.蒲扇》词:“甄妃善感,便教塘上吟成,秋风不效班姬泣。”

  • 烟霞痼

    同“烟霞痼疾”。宋朱熹《次山行佳句呈秀野丈》之一:“身轻似起烟霞痼,意适宁论禄位贪?”【词语烟霞痼】   汉语大词典:烟霞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