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夜;旰(gān干):晚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入夜才吃饭。亦作“奸食宵衣”。比喻勤于政事。出自唐文宗之语。唐文宗的事迹参见“义愤填膺”条。他在位之初,曾颁了一道试贤良策,其中讲到自己任用贤良,警惕小
战战慄慄:形容极其恐惧的样子。慄慄,也作“栗栗”。日慎一日:一天比一天谨慎。 表示言行谨慎,翼翼小心。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引《尧戒》曰:‘战战慄慄,日慎一日。人莫蹪于山,而蹪于垤。’”《战国策.秦
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载:唐贺知章告老还乡,临行,“涕泣辞上,上曰:‘何所欲?’知章曰:‘臣有男未有定名,幸陛下赐之,归为乡里荣。’上曰:‘……卿子必信顺之人也,宜名之曰“孚”。’知章再拜而受命。知章
不要求平民百姓讲究礼仪;意思是他们不配讲礼。《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词语礼不下庶人】 汉语大词典:礼不下庶人
唐白居易《不能忘情吟》序:“妓有樊素者,年二十余,绰绰有歌舞态,善唱《杨枝》。人多以曲名名之,由是名闻洛下。”唐 孟启《本事诗.事感》:“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
源见“置铅击筑”。借指抗暴复仇。清王夫之《广遣兴》诗:“井底史留坑外字,秦庭筑和雍门琴。”
源见“画龙点睛”。形容书画极传神。明 高君《慧聚寺次张祐韵》:“画龙飞去久,空掩殿堂门。”
聚精会神,用心专一。《庄子.达生》:“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伛偻丈人之谓乎!’”述补 志,心思。用心专一而不分散。《庄子·达生》:“~,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褒义。用于形态
《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东平思王刘宇〕立三十三年薨”颜师古注引三国 魏刘劭王象《皇览》:“东平思王冢在无盐,人传言王在国思归京师,后葬,其冢上松柏皆西靡也。”后因以“东平之树”谓人死后犹不泯眷恋故
《论语.微子》:“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身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路曾批评隐而不仕的人,他说:“你怕玷污了自己,却搞乱了君臣间的人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