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吕端大事不糊涂

吕端大事不糊涂

吕端注重大节,不拘细行事。吕端(935-1000年)字易直,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西)人。后晋时以父荫补官。入宋后,历知成都府、蔡州,升为枢密直学士。颇得太宗宠信,常被独召入宫。由于办事果断,为政清廉,宋太宗欲委任为相,征求大臣意见。有的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却说:“我看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并为此作钓鱼诗,其中两句意思是,垂钓不知水深浅,须问磻溪钓鱼人。将吕端比作了辅佐武王伐纣的姜尚。至道元年(995年)遂拜吕端为相。吕端出任宰相后,顾全大局,处事持重,以清简为务。他原与副宰相寇准平起平坐,如今先登相位,恐寇准不平,就主动请求与副宰相按日轮流主持政务。在一般问题上他很少参与论辩。一天,太宗以亲笔信命令大臣,以后有关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宰相处理政务的地方亦即政事堂,就设在其中)的公务,须经吕端详细核查后才可上奏。从此吕端更加谦让而不独断专行。但在大事上吕端毫不含糊,极其负责。如建立西夏政权的李继迁骚扰宋西部边境时,其母被擒获。太宗单独召见寇准与其商议,想杀掉她。吕端得知后奏明太宗,陈述利害,说明杀了李母并不能擒获李继迁,反而更坚定其叛逆的决心,不如善待她以招李继迁归顺。即使他不会立即投降,也可牵制住他的心。太宗听了拍着大腿赞道:“如不是你,几乎误了我的大事!”便立即采用了吕端的计策。后李母病死,李继迁不久也病死了,其子终于归顺了宋朝。

【出典】:

宋史》卷281《吕端传》9514至9515页:“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会曲宴后苑,太宗作‘钓鱼诗’,有云:‘欲铒金钩深未达,磻溪须问钓鱼人。’意以属端。后数日,罢蒙正而相端焉。”

【例句】:

明·李东阳《锁继恩》:“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继恩一锁成鸿图。” 邹韬奋《糊涂假认真》:“这位省视学先生在总评里总算闭着眼睛说了几句‘好话’,也许可以用‘大事不糊涂’自慰,深叹生不逢时,不然也许还有宰相的资格!”


【词语吕端大事不糊涂】  成语:吕端大事不糊涂汉语词典:吕端大事不糊涂

猜你喜欢

  • 冲天

    源见“一鸣惊人”。喻突然有惊人的表现。唐孟浩然《田园作》诗:“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词语冲天】   汉语大词典:冲天

  • 吹箫引凤

    源见“乘鸾”。指传说中秦弄玉吹箫学凤鸣引来凤凰事,常用以咏公主情事。《儿女英雄传》二九回:“那‘萧史’两个字,不必讲,用的是‘吹箫引凤’的故事。”

  • 韩朋鸟

    源见“相思树”。相传为韩朋(即韩凭)夫妇精魂化成的一种双飞鸟。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韩朋鸟者,乃凫鹥之类。此鸟每双飞,泛溪浦。水禽中㶉?、鸳鸯、䴔䴖岭北皆有之,惟韩朋鸟未之见也……南人谓此禽即韩朋

  • 列子车

    源见“列子御风”。指风。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诗:“云是淮王宅,风为列子车。”

  • 重席谈经

    源见“谈经夺席”。谓在讲坛上多次夺得席位谈经论道。称誉人学识渊博,胜人一筹。清俞樾《驻云飞》曲:“博雅淹通,重席谈经戴侍中。”

  • 盘石之安

    《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筹于旗翼。”盘石:同“磐石”,巨大的石头,像巨石那样稳固。因以“盘石之安”形容极其安稳巩固。清陆陇其《谦守斋记》:“有方盛而忽衰者,必其自

  • 没字

    同“没字碑”。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试官妄取,谬种展转以相传;学子循声,没字空疏而登第。”【词语没字】   汉语大词典:没字

  • 彩服承欢

    同“彩衣娱亲”。清李渔《赠叶修卜使君》诗:“移忠作孝事希闻,彩服承欢赖有君。”

  • 景钟功名

    参见:景钟铭

  • 偷馀光

    同“穿壁借馀光”。清魏源《村居杂兴十四首呈筠谷从兄》诗之十三:“篝灯哦制艺,隔壁偷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