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国色天香

国色天香

唐.李濬《摭异录》:“太和(即大和,唐文宗年号)中,内殿赏花,上问程修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诗,谁为首?’对曰:‘中书舍人李正封《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上叹赏移时。”

说郛》卷三引李濬《松窗杂录》记为唐明皇问侍臣事,与此有异。

唐.白居易《山石榴花十二韵》诗:“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此亦含“国色天香”之词。古人常以“国色”称誉绝世美人,如《公羊传.僖公十年》说:“骊姬者,国色也。”后因牡丹花美艳,为世人所赏爱,故又以“国色”称誉牡丹。“国色”之外,再加“天香”,遂以喻牡丹,也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宋.范成大《与至先兄游园看牡丹三日行遍》:“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栏烧烛看。”此是咏牡丹花。明.郑若庸《玉玦记.访友》:“他有个亲生的女儿,叫做娟奴,见在南瓦子住,果是天香国色。”此是写女子之美丽。


并列 原形容牡丹色香俱佳,后形容女子容颜俊美。语本唐·李正封《咏牡丹》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清·秋瑾《精卫石》3回:“虽非~艳,秀目修眉樱口鲜。”△褒义。用于描写容貌。→国色天姿 国色无双 倾城倾国。也作“天香国色”。


【词语国色天香】  成语:国色天香汉语词典:国色天香

猜你喜欢

  • 玉树后庭花

    曲调名称,也作“后庭花”、“歌玉树”、“南朝旧曲”等,南朝陈后主及其幸臣所制。陈后主(553-604年)即陈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吴兴长城(浙江长兴)人。南朝皇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

  • 高密衮

    《后汉书.邓禹传》载:西汉末,邓禹助刘秀取得天下,建立东汉政权,被封为高密侯,君臣相得,融洽无间。后遂以“高密衮”指功高而取显位。《再生缘》三一回:“槐鼎早承高密衮,梅花新试寿阳妆。”【词语高密衮】 

  • 邮亭学士

    宋文莹《玉壶清话》载:北宋学士陶谷,公干出使南唐,为少年同窗韩熙载羁留于南唐一个邮亭(站)驿馆。熙载欲隳其操守,暗遣一歌妓秦弱兰装扮成驿卒之女,洒掃驿馆,以钓陶谷。陶果中计,爱上了秦弱兰。未等他返京述

  • 拂绀纱

    同“拂笼纱”。宋黄庭坚《同元明过洪福寺戏题》诗:“洪福寺僧拂绀纱,旧题尘壁似昏鸦。”

  • 泽枯

    源见“泽枯之惠”。形容深恩。清冯桂芬《苏太义园记》:“未尝不叹国家深恩厚泽被遐迩而浃幽明,与周文王泽枯相辉映也。”【词语泽枯】   汉语大词典:泽枯

  • 才非唐举知

    源见“蔡泽年寿”。喻指少有大志,非一般人能了解。清吴伟业《赠青溪蔡羽明》诗:“仙是麻姑降,才非唐举知。”

  • 趁韵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权龙褒》:“景龙(注:唐中宗年号)中为左武卫将军。好赋诗而不知声律,中宗与学士赋诗,辄自预焉,帝戏呼为权学士。……尝吟《夏日》诗:‘严霜白皓皓,明月赤团团。’或曰:‘岂是夏景

  • 樊妻化羽

    参见:刘纲妇同仙

  • 精卫苦

    源见“精卫填海”。比喻志士立志甘于吃苦。南朝 梁范云《望织女》诗:“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

  • 拔群出萃

    高出众人。多指才能。《晋书.夏侯湛传》:“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当显举,进不能拔群出萃,却不能抗排当世。”见“出类拔萃”。【词语拔群出萃】  成语:拔群出萃汉语大词典:拔群出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