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相径庭

大相径庭

原作“大有径庭”,径,山间小路;庭,庭院或堂外空地。大相径庭,原说山间小路和庭院毫无关系,后则泛指相比较的两种事物之间相去悬远,毫不相干。肩吾对连叔说,我听楚国狂士接舆说话,感到大而无当,荒诞无据,离奇的象天上的银河一样不着边际,与人之常情相去悬远。

【出典】:

庄子·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例句】:

鲁迅《集外集·田园思想》:“虽然结果一样,其‘因’却大相径庭。”


偏正 两者差别很大,距离很远或彼此矛盾。语本《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邓贤《中国知青梦》9章:“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远大理想,都有各自绝不雷同的思想和动机,生活和命运也~,难道郝大江的荣誉和地位能够分成若干份与他们共同分享么?”△用于描写差别大。→截然不同 迥乎不同 天差地远 判若天壤 天壤之别 ↔相去无几 大同小异 不相上下。也作“大有径庭”。


差异甚大、相距甚远谓之 “大相径庭”。亦即彼此过分悬殊之意。

为什么以 “径庭”言之? 此语当以 “径”、 “庭”之异比喻而成。

《说文·彳 ( chì) 部》: “径,步道也。”段注: “此云步道,谓人及牛马步行而不容车也。”即谓小路,如 “曲径”、“山径”。

《说文·广 ( yǎn) 部》: “庭,宫中也。”段注: “下文曰中庭,则此当曰中宫,俗倒之耳。……宫者,室也。室之中曰庭。”谓厅堂。

庄子·逍遥游》: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清·王先谦 《庄子集解》引宣颖云: “径,门外路;庭,堂外地。”谓院子。

门外小路与厅堂或院子,彼此殊异,相距甚远,因而过分悬殊谓之 “大相径庭”。

“大”,言其程度之深、广; “相”,谓相互、彼此。

大相径庭”亦作 “大相迳庭”、 “大相径廷”。 “迳”为 “径”之异体,“廷”与 “庭”通。


【词语大相径庭】  成语:大相径庭汉语词典:大相径庭

猜你喜欢

  • 泣珠客

    源见“鲛人泣珠”。指南海鲛人。元宋无《公无渡河》诗:“河伯娶妇蛟龙宅,公无白璧献河伯,恐公身为泣珠客。”

  • 谋断

    《新唐书.杜如晦传》:“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

  • 青蚨归来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南方有虫,名??,一名?蠋,又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

  • 清新俊逸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后以“清新俊逸”指清美新颖,不落俗套。宋曾巩《馆中祭丁元珍文》:“既精众作,于诗复尤。清新俊逸,与古为俦。读之洒然,可破百忧。”并列 清丽新奇,俊美

  • 思贾傅

    同“汉文思贾傅”。宋阮秀实《酹江月.庄王漕六十九》词:“固是守约堂间,鲂斋亭下,要种归来柳。只恐夜深思贾傅,便有锋车迎候。”

  • 回戈术

    源见“挥戈回日”。指扭转乾坤的本领。南朝 宋谢灵运《豫章行》:“苟无回戈术,坐观落崦嵫。”

  • 握河沉璧

    《初学记》卷九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尧率诸侯群臣,沉璧于河,受图书,今《尚书中候.握河纪》之篇是也。”后以“握河沉璧”指帝王祭祀河神。南朝 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方握河沉璧,封山纪石,迈三

  • 鼠雀

    源见“雀角鼠牙”。指讼事。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只因饶舌,遭此断肠,谢卿唱叠《骊驹》,恨我灾成鼠雀。”【词语鼠雀】   汉语大词典:鼠雀

  • 攀鸿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因以“攀鸿”喻志向远大。宋秦观《贺苏礼部启》:“叹刻鹄之未成,念攀鸿而何敢。”【词语攀鸿】   汉语大词典:攀鸿

  • 捧脚

    《隋书.王劭传》:“〔隋文帝〕梦欲上高山而不能得,崔彭捧脚,李盛扶肘得上。”后以“捧脚”指奉承谄媚。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留声机器的回音》:“你看这位小丑多么神气!这些捧脚的青年多么可悯呢!”【词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