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如指诸掌

如指诸掌

同“了若指掌”。宋苏轼《〈范文正公集〉叙》:“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 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


述补 诸,之于。比喻了解事情,办事容易。苏轼《〈范文正公集〉叙》:“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多用于描写精明干练。→如运诸掌 了如指掌 易如反掌


【词语如指诸掌】  成语:如指诸掌汉语词典:如指诸掌

猜你喜欢

  • 谤成市虎

    源见“三人成虎”。比喻诽谤多了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清蒲松龄《代孙蕙答王鼎旧工部启》:“老大人谤成市虎,闻之增人㤞憏。”

  • 进锐退速

    《孟子.尽心上》:“其进锐者,其退速。”朱熹集注:“进锐者,用心太过,其气易衰,故退速。”后因以“进锐退速”谓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亦快。宋陆游《上殿札子.己酉四月二十日》:“若夫进锐退速,能动耳目之观听

  • 大声秀才

    陈谔,字克忠,番禺(今属广东)人。永乐年间以乡举入太学,授刑科给事中。历任顺天府尹。陈谔情性刚直,处事果断,弹劾官吏无所避讳。每次上奏,声音大如洪钟。成祖下令几天不给他吃饭,到奏对时他的声音仍然和先前

  • 乞巧

    南朝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 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谓旧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妇女在庭

  • 劫灰

    同“昆明灰”。宋陆游《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始见》诗:“陈迹关心己亦悲,劫灰满眼更增欷。”清吕留良《〈赖古堂集〉序》:“忽焉,天地震荡,劫灰昼飞,猿鹤虫沙,苍黄类化。”【词语劫灰】   汉语大词典:劫灰

  • 一生拍浮

    源见“持螯把酒”。形容放情纵酒。宋苏轼《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傅》诗:“万斛船中著美酒,与君一生长拍浮。”

  • 监门图

    源见“流民图”。指反映民众疾苦的图画。清黄遵宪《武清道中作》诗:“监门图一幅,谁上九重看?”

  • 金谷香销

    源见“金谷堕楼人”。指美人死亡。亦借以咏叹落花。元郝经《落花》诗:“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漫一尊。”

  • 见微知著

    从微兆中看出事物发展的趋向。宋代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连动 觉察事物的细小苗头,就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趋势。语本《易经·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 惨不忍睹

    悲惨的境况使人不忍心看。鲁迅《致周茨石》:“灾区的真实情形,南边的坐在家里的人知道得很少。报上的记载,也无非是‘惨不忍睹’一类的含浑文字。”述补 悲惨得不忍心看下去。万宏伟《百年嫂娘》:“嫂娘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