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寝丘之志

寝丘之志

吕氏春秋.异宝》:“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受无利地。楚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人信禨,可长有者唯此也。’”《史记.滑稽列传》:“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因以“寝丘之志”谓与世无争、知足知止之心。南朝 齐王俭《褚渊碑文》:“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偏正 寝丘,古地名,偏远荒凉之地。偏远荒凉之地可以长保,故以“寝丘之志”喻意图长保所有之心。王俭《褚新制碑文》:“既秉辞梁之分,又怀~。”△用以描写意志。


【词语寝丘之志】  成语:寝丘之志汉语词典:寝丘之志

猜你喜欢

  • 吉人自有天相

    吉人:善人。天相:上天佑助。 旧指好人自有上天保佑。 后常用作对别人遭遇不幸的慰藉之辞。语出元.方回《老而健贫而诗自志其喜》:“释怒恩须报,天终相吉人。”后多引作〔吉人自有天相〕。清.崇彝《道咸以

  • 蒋生园

    同“蒋生径”。明何景明《同沈清溪夜坐》诗之二:“知君多雅兴,常过蒋生园。”【词语蒋生园】   汉语大词典:蒋生园

  • 怀沙

    《史记.屈贾列传》载:《楚辞.九章.怀沙》为屈原自投汨罗江前的绝笔,述其怀沙砾以自沉的缘由。后以“怀沙”为因忠愤而投水死义的典故。晋葛洪《抱朴子.名实》:“此古人之所以怀沙负石,赴流鱼葬,而不堪与之同

  • 衣锦昼行

    同“衣绣昼行”。宋叶適《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自请退休,得守乡社,都人称赞曰:‘所谓衣锦昼行者也。’”见“白日衣绣”。宋·叶适《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大父康伯,

  •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明天一别,重重的山岳就会把我们分隔,在这茫茫的人世间,后会何时,又有谁能预料? 后多用作惜别之辞。语出唐.杜甫《赠卫八处士》:“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 三畏

    36 ① 儒家认为君子所应惧怕的三件事。《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词语三畏】   汉语大词典:三畏

  • 不稂不莠

    《诗.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传:“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本谓田中没有野草。后以喻不成材或没出息。明毕万《竹叶舟.收秀》:“一身无室无家,半世不稂不莠。”《红楼梦》八

  • 肉屏

    同“肉阵”。明陶宗仪《辍耕录.续演雅发挥》:“‘两驼侍雪立,终日饥不起。一觉沙日黄,肉屏那足拟’者,沙漠雪盛,命两驼趺其旁,终夜不动,用断梗架片毡其上,而寝处于下,暖胜肉屏。”【词语肉屏】   汉语大

  • 莹骨冰肤

    见“冰肌玉骨”。宋·苏轼《减字木兰花·赠润守许仲途且以郑容落藉高莹从良为句首》:“高山白早,~那解老。”

  • 善始令终

    同“善始善终”。三国 魏嵇康《琴赋》:“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宋 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殊勋懿行,溢美于青编;善始令终,腾劳于明代。”见“善始善终”。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