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浃,周匝,自甲至癸,周匝十日,谓之“浃日”。《国语.楚语下》:“远不过三月,近不过浃日。”【词语浃日】 汉语大词典:浃日
同“一箭下聊城”。唐白居易《答箭镞》诗:“不然学仲连,一发下燕城。”
源见“歌骊驹”。表示遭到冷遇,被迫离去。清钱谦益《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诗之十:“明日孔融应便去,当年王式悔轻来。”
古代苛刑之一,凡将烧余的灰丢在路上的,要处以黥刑。《史记.李斯列传》:“故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张守节《正义》:“弃灰于道者,黥也。韩子曰:‘殷之法,弃灰于衢者刑,子贡以为重,问之。仲尼曰,弃灰于
同“王子吹笙”。唐许浑《缑山庙》诗:“王子吹箫月满台,玉箫轻转鹤裴回。”
源见“王尊叱驭”。形容道路艰险。宋陆游《题庵壁》诗之二:“蔬食一箪宜面槁,畏途九折自心灰。”
源见“鸡犬识新丰”。指对故园的依恋。宋宋祁《离宛丘舟中作》诗:“不随东鲁人浮海,正似新丰犬识家。”【词语新丰犬识家】 汉语大词典:新丰犬识家
《淮南子.天文》:“清明风至四十五日,景风至。”《春秋考异邮》:“夏至四十五日,景风至,则封有功也。”古代以清明节后四十五日,有风来谓之景风。又以此风来时封有功之臣。后因为封功之节令的典故。《后汉书.
源见“星坼中台”。指宰辅大臣的死亡。唐罗隐《所思》诗:“生灵不幸台星坼,造化无情世界空。”
《三国志.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因以比喻衰残暮年。唐刘禹锡《代请朝觐表》:“绝钟鸣漏尽之讥,展维桑与梓之敬。”清钱谦益《玉川子歌》:“争名夺利死不休,钟鸣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