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郊寒岛瘦”。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若香山之老妪可解,卢仝、长吉之牛鬼蛇神,贾岛之寒瘦,山谷之桀骜,虽各有一境,不学无害也。”【词语寒瘦】 汉语大词典:寒瘦
同“青出于蓝”。南朝 梁钟嵘《诗品》卷下:“德璋生于封谿,而文为雕饰,青于蓝矣。”【词语青于蓝】 汉语大词典:青于蓝
比喻超然独往,使人望尘莫及。反,同“返”。《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偏正 送行之辞。送人到水岸边,不能再送了就返回。语出《
源见“辽东鹤”。指劝人学仙。唐李端《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诗:“鸡声传洞远,鹤语报家迟。童子闲驱石,樵夫乐看棋。”【词语鹤语】 汉语大词典:鹤语
同“赵津歌”。南朝 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江南进荆艳,《河激》献赵讴。”【词语赵讴】 汉语大词典:赵讴
源见“庖丁解牛”。形容对事物观察透彻,深谙其规律,技艺高超。宋黄庭坚《别蒋颖叔》诗:“三品衣鱼人仰首,不见全牛可下刀。”
《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萋斐:花纹错杂的样子。朱嘉集传:“言因萋斐之形,而文致之以成贝锦,以比谗人者因人之小过而饰成大罪也。”后因以“萋斐贝锦”比喻谗言。唐.房玄龄等《晋书.桓玄
源见“西台痛哭”。喻指为国捐躯者的忠魂。清 丘逢甲《秋怀》诗之七:“朱鸟莫将歌当哭,红羊休信劫留灰。”【词语朱鸟】 汉语大词典:朱鸟
《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毛传:“类,善也。”郑玄笺:“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长以与女之族类,谓广之以教导天下也。”后以“锡类”谓以善施及众人。南朝 梁任昉《启萧太傅固辞夺礼》:“是
见“寡不敌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