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弘恭陷萧望

弘恭陷萧望

汉书.萧望之传》:“中书令弘恭、石显久典枢机……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自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非国旧制……繇是大与高、恭、显忤。”“恭、显奏‘望之、湛、更生朋党相称举,数谮诉大臣,毁离亲戚,欲以专擅权势,为臣不忠,诬上不道,请谒者召致廷尉。’时上初即位,不省‘谒者召致廷尉’,为下狱也,可其奏……弘恭、石显等知望之素高节,不诎辱,建白‘望之前为将军辅政,欲排退许、史专权擅朝。……不悔过服罪……非颇诎望之于牢狱,塞其怏怏心,则圣朝亡以施恩厚’……(望之)竟饮鸩自杀。”

汉元帝朝,萧望之极力反对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因而受到宦官弘恭等阴谋陷害,饮鸩而亡。后用为奸人害忠良之典。

唐.白居易《读史五首》其四:“弘恭陷萧望,赵高谋李斯。阴德既必报,阴祸岂虚施。”作者读史,对历史上阴谋害人之辈极为愤恨。此处举弘恭陷害萧望之事作为一例,认为害人者终将得到报应。


猜你喜欢

  • 善价

    借指杰出的人才。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风流俱善价,惬当久忘筌。” 参见:○韫椟而藏【词语善价】   汉语大词典:善价

  • 河山带砺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裴骃集解引汉应劭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河当何时如衣带,山当何时如厉石,

  • 斫桂

    参见:折桂

  • 河洛之书

    同“河图洛书”。罗惇曧《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纬书之类,谓之秘经,图谶之类,谓之内学,河 洛之书,谓之灵篇。”

  • 薪火

    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请为论者验之以实,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惑深。惑者见形朽于一生,便以为神情俱丧,犹睹火穷

  • 和贽

    源见“和氏之璧”。指卞和向楚王献玉。形容忠贞不渝。唐黄滔《祭先外舅文》:“高高蟾桂,赫赫鸿都;和贽之宁三泣,宋卢之俟一呼。”【词语和贽】   汉语大词典:和贽

  • 咸阳镜

    同“秦庭朗镜”。元 杨维祯《玉镜台》诗:“安得咸阳镜,照郎心肺肝。”

  • 宋玉风

    同“楚王风”。因是宋玉命名,故称。唐齐己《折杨柳词》之三:“秾低似中陶潜酒,软极如伤宋玉风。”

  • 颊上添毫

    亦作“颊上三毛”。颊:面颊。毫:毫毛。面颊上加上三根毫毛,形容绘画、文章等作品描绘生动传神。顾恺之(事迹见前“布帆无恙”条)绘画特别讲求传神,每画一幅人物图象,有时好几年都不给画中人点上眼睛。人们问他

  • 援琴之挑

    参见“相如求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