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愤悱

愤悱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后因以“愤悱”谓积思求解。唐刘禹锡《奏记丞相府论学事》:“今夫子之教日颓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斯儒者所宜愤悱也。”明方孝孺《答金景文书》:“执事愤悱,旁求博讨,卒未有得。”


【词语愤悱】   汉语词典:愤悱

猜你喜欢

  • 鼎折?覆

    同“鼎折覆?”。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如吾子言,几欲举全国命脉托诸此辈,一旦鼎折?覆,后事云胡可问?”

  • 隋侯之珠

    《淮南子.览冥训》:“顺之者利,逆之者凶。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高诱注:“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侯也。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

  • 乘槎天上

    同“乘槎河汉”。宋邓肃《南歌子》词:“阑干西角下银潢,我欲乘槎天上,泛寒光。”

  • 椿庭萱室

    同“椿庭萱草堂”。元本高明《琵琶记.伯喈夫妇上路回乡》:“女萝松柏望相依,况景入桑榆。他椿庭萱室齐倾弃,怎不想家山桃李?”【词语椿庭萱室】  成语:椿庭萱室汉语大词典:椿庭萱室

  • 河间妇

    唐柳宗元《河间传》:“河间,淫妇人也,不欲言其姓,故以邑称。”后以“河间妇”指淫荡的女人。明沈德符《野获编.词曲》:“潘金莲亦作河间妇,终以极刑。”【词语河间妇】   汉语大词典:河间妇

  • 梦傅野

    《史记.殷本纪》:“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

  • 子夏衣

    《荀子.大略》:“子夏家贫,衣若县(悬)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后因以“子夏衣”指褴褛的衣衫,用以形容家境困顿。多用写贤者超尘脱俗,安贫乐道。

  • 梦鱼与梦鸟

    《庄子.大宗师》:“且汝梦为鸟而历乎天,梦为鱼而没於渊。”庄子通过《大师宗》的篇章,表达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向往自由生活的理想。后常用梦鱼、梦鸟喻向往自由的思想。《西崑酬唱集》卷下《与客启明

  • 彩笔

    源见“江淹梦笔”。指绚丽的文笔。宋贺铸《青玉案》词:“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清顾炎武《京阙篇》诗:“小臣摇彩笔,几欲拟张衡。”【词语彩笔】   汉语大词典:彩笔

  • 他乡逢故

    见“他乡遇故知”。《隋唐演义》97回:“表兄昔日既有桑间之喜,今又~,极是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