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绣衣持斧”。本指汉暴胜之绣衣持斧巡视州郡,执法严峻。比喻大权在握。明王世贞《哭李于麟一百二十韵》:“万蚁率归膻,暴斧犹拈手。”【词语暴斧】 汉语大词典:暴斧
同“在三之礼”。清纳兰性德《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夫师岂易言哉!古人重在三之谊,并之于君亲。”
源见“叹黄犬”。谓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晋书.鲁芝传》:“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馀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宋陆游《短歌行》:“君不见猎徒父子
源见“弹冠相庆”。谓因良朋得官而欢庆。金元好问《闻希颜得英府记室》诗:“徒怀贡公喜,尘土隔瀛洲。”【词语贡公喜】 汉语大词典:贡公喜
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此是杜牧诗之名篇。后因此诗中有“竹西”“歌吹”之词,故扬州筑有“竹西亭”,
源见“流霞”。盛满美酒的酒杯。亦借指美酒。宋 吕渭老《念奴娇.赠希文宠姬》词:“短短霞杯,温温罗帕,妙语书裙幅。”柳亚子《浣溪沙》词:“空对彩笺笼壁句,何曾醇酒醉霞怀?”【词语霞杯】 汉语大词典:
军事上作战的一种策略,避开敌方主力,而攻击其防御薄弱的部分。《孙子.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并列 攻敌之法。当避其坚强,攻其虚弱。语本《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源见“含沙射影”。泛指害人的毒虫或鬼物。亦借指暗中作祟伺机害人的阴险小人。唐白居易《寄元九》诗:“山无杀草雪,水有含沙蜮。”【词语含沙蜮】 汉语大词典:含沙蜮
指歌唱时打拍子的板眼。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六记牛僧孺未第时求见韩愈、皇甫湜,“各袖一轴而贽,其首篇说乐。韩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曰:‘且以拍板为什么?’僧孺曰:‘乐句’。二公因大称赏之。”【词语乐句】
《文选》卷四十、三国魏.阮嗣宗(籍)《诣蒋公》奏记云:“子夏处西河之上,而文侯拥彗。”唐.李善注引《吕氏春秋》:“白圭曰:‘魏文侯师子夏。’”引李奇《汉书注》曰:“拥彗,为恭也,如今卒持帚也。”战国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