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旷日持久

旷日持久

意为迁延时日,久无所成。公元前269年,燕武成王封宋人荣蚠(fén)为高阳君,率兵败赵。赵王割让济东三城于齐,请求齐王派安平君田单为将,率领赵军进行抵抗。对此,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十分反对。他对平原君赵胜说,如果安平君是个傻瓜,他就对付不了荣蚠;如果他是个聪明人,他又绝不会为了赵国的利益而与燕军苦战。这两种可能,安平君必居其一。他决不会看着赵国作战胜利之后回过头来再与齐国争霸。因此,他所率领的赵国军队即使强大,他也要拖延时日达数年之久,让两国实力大大削弱,这是再明白不过的了。赵王并没有采纳这一意见。结果这场战争持续四五年之久,赵国军队也几乎达到悬釜而炊的地步,战争胜利后获得的三个城池,没有一个超过三百丈的。

【出典】:

战国策·赵策》四《燕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燕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使将而攻赵。赵王因割济东三城,令卢、高唐、平原、陵地城邑市五十七,命以与齐,而以求安平君而将之。马服君谓平原君曰:‘……使安平君愚,固不能当荣蚠;使安平君知,又不肯与燕人战。此两言者,安平君必处一焉。虽然,两者有一也。使安平君知,则奚以赵之强为?赵强则齐不复霸矣。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功,尽于沟垒,车甲羽毛敝,府库仓廪虚,两国交以习,乃引其兵而归。夫尽两国之力,无明此者矣。’”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若计不及此,且畜养士马,据隘自守,旷日持久以待四方之变,其弊犹足以霸。”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核传》:“如但固守,旷日持久,则军粮必乏,不待接刃,而战士已困矣。”


主谓 旷,荒废,耽误。形容迁延时日,拖拖拉拉。语出《战国策·赵策三》:“今得强赵之兵,以杜(阻止)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防敌的深沟高垒)。”徐兴业《金瓯缺》:“如再因循苟且,~,到了那时,进退两难,悔之晚矣!”△用于时间长方面。→天长地久 多历年所 ↔一朝一夕 瞬息之间 翘足而待。也作“旷岁持久”、“旷日长久”、“旷日离久”、“旷日弥久”、“旷日引久”、“旷日引月”。


解释耗费时日,拖延很久。

出处战国策·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战国时期,燕国封宋国人荣蚠(fén)为高阳君,让他率兵攻打赵国。赵国上下都非常担心,希望能从齐国引进安平君这个人才,以抵挡燕国的进攻。为此,赵王割让了三座城市和五十七个居民点给齐国。赵国老将赵奢看到国家花这么大的代价,从齐国引进这样的人才,非常担心,就对国家的执政官平原君说:“国家哪里会缺人缺到这种地步!你们为什么不任命我来抵御燕国的进攻呢?我曾经在燕国担任过上谷太守,那里的地形要塞我非常了解。我敢说,在百天之内,天下诸侯的兵还没有聚集起来的时候,我就已经攻占燕国全境了。”

赵奢又接着说:“假如安平君很愚蠢,他就挡不住燕国荣蚠的进攻;假如安平君非常聪明,他就不会真的与燕国作战,因为如果赵国战胜燕国变得强大,齐国就不能再称霸了。这两种情况,安平君必居其一。在我看来,如果安平君得以指挥强大的赵国军队,他一定会耗费时日,拖延战争,使赵国百姓的力量完全消耗在战壕营垒之中。等到燕赵两国的实力由于交战相互削弱了,安平君就会率兵回国。他的做法,一定会使两国军队耗尽力量,情况没有比这更明确的了。”平原君没有接受赵奢的建议。最终,安平君果然只攻占了三个小城市,和赵奢说的一模一样。

近义经年累月

反义争分夺秒

例句

后来,她被这旷日持久的事态也弄得麻木了。


【词语旷日持久】  成语:旷日持久汉语词典:旷日持久

猜你喜欢

  • 听夜鸡

    同“闻鸡起舞”。清顾炎武《雨中送申公子涵光》诗:“并州城外无行客,且共刘琨听夜鸡。”

  • 前筹

    同“前箸”。唐杨巨源《酬卢员外》诗:“谢傅旌旗控上游,卢郎樽俎借前筹。”【词语前筹】   汉语大词典:前筹

  • 高厚

    《左传.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曰:‘歌诗必类。’齐高厚之诗不类。荀偃怒,且曰:‘诸侯有异志矣。’”后因以“高厚”指诗作不佳。南朝梁元帝《金楼子.杂记上》:“何僧智者,尝于任昉坐

  • 始皇封松

    指秦始皇往东方巡游泰山,避雨树下,因封松树官爵名称。后以此典咏松或咏泰山事。秦始皇攻灭韩、赵、燕、魏、楚、齐六国后,统一了全中国。取消分封,行郡、县制。收缴兵器铸金人。以弱民众。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

  • 安忍无亲

    42` 安忍:安于做残忍的事。 谓居心残忍者无人亲近。语出《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魏书.孝庄帝纪》:“尔朱荣爰自晋阳,同忧王室。曾未崇朝,豺声已露,河阴之役,安忍无亲。”并列

  • 投壶歌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虽在军旅,不忘俎豆,可谓好礼悦乐,守死善道者也。”唐代李贤注引《礼记.投壶经》:“壶颈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径二寸半,

  • 盗诗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杨衡》:“初隐庐山,有盗其文登第者,衡因诣阙,亦登第。见其人,盛怒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曰:‘此勿知兄最惜,不敢偷。’衡笑曰:‘犹可恕也。’”后以“盗诗”为剽窃别人的诗句的

  • 木兰舟

    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因以“木兰舟”为船的美称。唐罗隐《秋晓寄

  • 东窗妇

    源见“东窗事发”。借指阴毒小人。柳亚子《经颐渊先生挽诗》:“辨奸每詈东窗妇,得婿宁辞左袒名。”【词语东窗妇】   汉语大词典:东窗妇

  • 不幸短命死矣

    惋惜人早年丧命。语出《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鲁迅《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老辈往往说:古人比今人纯厚,心好,寿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