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朝不虑夕

朝不虑夕

亦作“朝不谋夕”,“朝不及夕”,形容形势极其危急,只能顾眼前,不暇作长久打算。公元前542年,鲁国大夫穆叔参加诸侯澶渊之盟回国,进见孟孝伯,对他说,赵武将死了。他的话毫无远虑,不象百姓的主人,而且年纪不到五十,絮絮叨叨好象八九十岁的人,他不能活得很长了。如果赵武死了,韩起将掌握晋国政权,您何不对季孙提起此事,可以及早建立友好。如不这样,鲁国可要危险了。孟孝伯说,人一辈子能有多久,谁能没有点得过且过?早晨活着到不了晚上,哪里用得着去建立友好?穆叔出去,告诉别人,孟孝伯将要死了。我告诉他赵武得过且过,但他又超过了赵武。于是他又和季孙提到此事,季孙也没有采纳。次年,赵武死,晋国公室地位下降,政出多门,韩起担任正卿,不能使晋国继续当霸主。鲁国不堪晋国的无厌诛求,因而有了平丘之会。

【出典】: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三十一年春王正月,穆叔至自会,见孟孝伯。语之曰:‘赵孟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若赵孟死,为政者其韩子乎!吾子盍与季孙言之,可以树善,君子也。晋君将失政矣,若不树焉,使早备鲁,既而政在大夫,韩子懦弱,大夫多贪,求欲无厌,齐、楚未足与也,鲁其惧哉!’孝伯曰:‘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穆叔出而告人曰:‘孟孙将死矣。吾语诸赵孟之偷也,而又甚焉。’又与季孙语晋故,季孙不从。及赵文子卒,晋公室卑,政在侈家。韩宣子为政,不能图诸侯。鲁不堪晋求,谗慝弘多,是以有平丘之会。”

【例句】:

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 西晋·李密《陈情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宋·沈作哲《寓简》:“甚矣!子之贫,朝不谋夕,而无憔悴之色。”


见“朝不谋夕”。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词语朝不虑夕】  成语:朝不虑夕汉语词典:朝不虑夕

猜你喜欢

  •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饥饿的人得到食物歌唱,劳力的人干着重活歌唱。 意谓诗歌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感情的流露。语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美学

  • 流湎千日

    流湎:沉溺于酒。 犹言沉醉千日。语出晋.左思《魏都赋》:“醇酎中山,流湎千日。”《文选.张景阳〈七命〉》:“倾罍一朝,可以流湎千日。”《南史.谢?传》:“尝与刘悛饮,推让久之,悛曰:‘谢庄儿不可云不

  • 言不顺则事不成

    言语不能顺理成章,事情就办不成功。语出《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清.李汝珍《镜花缘》四回:“况时值隆冬,概令群花齐放,未免时序颠倒。虽皇皇圣谕,究竟于理不顺,即使违误,谅难加

  • 舞文弄墨

    又作“舞弄文墨”,即玩弄文辞之意。出自隋王世充事迹。王世充(?-621年),字行满。《隋书》作者为避李世民讳,称王充。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人,祖籍西域。开皇中为左翊卫,后授兵部员外郎。史称他明习法律

  • 承明庐

    承明庐是指汉朝皇宫石渠阁外承明殿的旁屋,是侍臣值宿所居之所。严助(?一前122年)西汉会稽吴县人。武帝初即位,郡举贤良对策,擢为中大夫。后迁会稽太守,复归长安,为侍中。汉武帝时,严助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 采周薇

    源见“采薇”。指坚守气节。陈去病《初夏越中杂诗》:“生无依汉腊,死亦采周薇。”

  • 食芹

    源见“献芹”。谦称自己位卑识浅。唐韩愈《归彭城》诗:“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食芹虽云美,献御固亦痴。”元吴师道《送人贡秔米之京》诗:“及兹幸充数,扬帆上天仓。惟民秉恒性,食芹犹不忘。”【词语食芹】

  • 秦燔

    同“秦火”。清黄遵宪《感怀》诗:“劫灰出秦燔,六籍半残缺。”

  • 却之不恭

    《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谓拒绝邀请或馈赠是对别人不恭敬。后“却之不恭”多用为接受邀请或馈赠的客套话。《金瓶梅词话》三九回:“小道蒙老爹错爱,迭受重礼,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主谓 却

  • 子乔笙鹤

    源见“王乔控鹤”。喻指悠闲自适的仙道生活。元袁桷《张虚靖圜庵》诗:“为爱子乔笙鹤美,月凉时许夜深听。”【典源】 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