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木兰舟

木兰舟

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因以“木兰舟”为船的美称。唐罗隐《秋晓寄友人》诗:“更见南来钓翁说,醉吟还上木兰舟。”


【典源】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木兰舟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今译】 古代浔阳江一带有许多木兰树,传说为春秋时吴王阖闾所种,取其木材用以建筑宫殿。江上七里洲中,有传说为鲁班所刻的木兰舟。

【释义】后以此典用作舟船的美称。

【典形】 刳兰、兰楫、兰桡、兰艇、兰枻、兰棹、兰舟、木兰船、木兰桡、木兰舟、木兰双桨、木兰艇子、木兰之枻、木兰楫。

【示例】

〔刳兰〕 唐·皮日休《奉和添酒中六咏·酒船》:“剡桂复刳兰,陶陶任行乐。”

〔兰楫〕 金·吴激《风流子》:“念兰楫嫩漪,向吴南浦; 杏花微雨,窥宋东墙。”

〔兰桡〕 唐·刘禹锡《采菱行》:“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兰艇〕 宋·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有人水浅香裙,相招晚醉。”

〔兰枻〕 清·赵执信《平望舟中长句》:“桂棹兰枻肯我延,饱看湖月秋中圆。”

〔兰棹〕 唐·骆宾王《扬州看竞渡序》:“夏日江干,驾言临眺,于是桂舟始泛,兰棹初游。”

〔兰舟〕 元·周景《水龙吟》:“况江程渐短,别期渐紧,须重把兰舟系。”

〔木兰船〕 宋·欧阳修《浣溪沙》:“红粉佳人白玉杯,木兰船稳棹歌催,绿荷风里笑声来。”

〔木兰桡〕 南朝陈·江总 《乌栖曲》:“桃花春水木兰桡,金羁翠盖聚河桥。”

〔木兰舟〕 唐·马戴《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词语木兰舟】   汉语词典:木兰舟

猜你喜欢

  • 谋断

    《新唐书.杜如晦传》:“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

  • 桑下僧

    源见“三宿恋”。借指对事物爱恋之人。宋朱松《梅花》诗:“昔如梦中蝶,今学桑下僧。”

  • 翟公罗

    源见“门可罗雀”。谓翟公门外可设雀罗。形容门庭冷落。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凄断韩王剑,生死翟公罗。罗悲翟公意,剑负韩王气。”

  • 宁越

    源见“宁越之勤”。代指勤奋好学之士。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王曰:‘鞭挞宁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清钱谦益《送何士龙南归兼简卢紫房一百十韵》:“我欲师宁越,秉烛代日光。”

  • 弼违

    《尚书.虞书.益稷》:“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而后言。’”旧题汉.孔安国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无得面从我违,而退后有言我不可弼。”帝舜有“予违汝弼”之语,是要求臣子矫

  • 苦本

    《法华经.方便品》:“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佛家认为人的贪欲为诸苦之根本,后因以“苦本”指贪欲。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之一:“出即饮酒,开众恶门;入即啖肉,集众苦本。”【词语苦本】   汉语大词典:苦

  • 与哙为伍

    同“哙等伍”。元许有壬《摸鱼子.次明初为寿韵》词:“青年志、万一容裨当宁,何惭与哙为伍。”

  • 充庖

    《礼记.王制》:“三为充军之庖。”后以“充庖”谓供作食用。唐刘禹锡《代京兆韦尹进野猪状》:“既堪充庖,辄敢上献。”【词语充庖】   汉语大词典:充庖

  • 阁束

    源见“束之高阁”。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宋苏轼《赠治易僧智周》诗:“阁束九师新得妙,梦吞三画旧通灵。”宋俞文豹《吹剑四录》:“而好高者以人微而嘲玄,好奇者以文多而阁束。”【词语阁束】   汉语

  • 画眉敞

    同“画眉张敞”。元袁裒《远游联句》:“徒为捧心施,莫学画眉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