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朱亥袖椎

朱亥袖椎

椎(chuí垂):铁椎,有柄,一头像瓜形,用来击杀的武器。此典指朱亥袖里藏着铁椎,随同信陵君魏无忌去接替晋鄙军,救赵抗秦。后以此典比喻义士隐居市里,危急时为人解难济困。公元前257年,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向魏国安厘王及信陵君魏无忌求救,信陵君用侯嬴之计,通过魏安厘王的宠姬偷得兵符,准备前去代替将军晋鄙统帅魏军。信陵君魏无忌临行,侯嬴说:“将军在外,君命有的可以不接受,以便有利于国家。您就是合了兵符,如果晋鄙不把军队交给您,还要向魏安厘王请示,事情就危险了。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随您一道去,这人是个大力士。晋鄙能够听从,当然最好;如果不听从,便可让朱亥打死他。”这时魏无忌哭了。侯嬴问道:“您怕死吗?什么哭呢?”魏无忌说:“晋鄙是一位叱咤风云、声威显赫的老将,我去,恐怕他不听从,一定会杀死他,因此哭泣,我难道是怕死吗?”于是信陵君魏无忌请朱亥同行。朱亥笑着说:“我只是市场上操刀宰杀牲畜的屠夫,公子却多次亲自问候我。我所以不答谢,不回拜,因我认为那是小礼节,没有用处。现在您有急难,这是我为您效命的时机啊!”便与信陵君魏无忌一道出发,到达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地。魏无忌假称魏安厘王命令取代晋鄙。晋鄙取了兵符,怀疑这件事,举手看信陵君魏无忌,说:“现在我统率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国家的重任。现在你单乘车来接替我,这是怎么回事呢?”晋鄙正想不听从,朱亥从衣袖里抽出四十斤重的铁椎,一椎打杀了晋鄙。信陵君魏无忌就统率了晋鄙的军队。随即发兵进击秦军,秦军解围而去。此典又作“屠肆鼓刀人”、“袖槌人”、“击晋”、“神槌朱亥”、“夺晋鄙”、“金椎袖”、“大梁屠”、“椎晋鄙”。

【出典】:

史记》卷77《魏公子列传》2380、2381页:“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huò zè或仄,原意大笑大呼;这里形容有威风,有气派)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体恤慰问)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至邺,矫(jiǎo绞,假称)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

【例句】:

唐·王维《夷门歌》:“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朱亥袖椎,豪雄扼腕;曹王拂局,轻薄为心。” 唐·李白《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椎人。” 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唐·韩愈《斗鸡联句》:“毒手饱李阳,神槌困朱亥。” 唐·唐尧客《大梁行》:“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嬴。” 宋·苏轼《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舟》:“先生不作金椎袖,玩世徜徉隐屠酒。” 宋·陈师道《咸平读书堂》:“今代陶朱公,不作大梁屠。” 清·王摅《信陵君墓》:“岂嫌椎晋鄙,终见却秦军。”


【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 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chui),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

【今译】 战国时秦军围赵都城邯郸,赵国向魏王及魏公子信陵君求救,信陵君用侯赢之计,通过魏王宠姬如姬窃得兵符,准备前去代将军晋鄙统帅魏军。临行前,侯赢说:“将在外,可以不听国君的命令,自主处置,以有利国家。公子即使与晋鄙合上兵符,而晋鄙不将兵权授给公子,再派人请示,事情就会暴露了。我有个朋友屠者朱亥可与您一同去,这人是个力士。晋鄙如果相信,再好没有; 如果不听,就让朱亥将他打死。”于是公子去请朱亥。朱亥笑道:“我是个市上操刀卖肉的人,公子几次亲身来看望我,之所以不报谢,是以为这些小礼节没用。现在公子有急难,正是我报答出力的时候。”于是与公子一同出发。到了邺城,假传魏王令来接管晋鄙兵权。晋鄙虽合上符,但仍怀疑,对公子说:“我现在统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国家重任,现在您乘单车来接替我,怎么回事?”想不听信。朱亥在旁,举起袖中的大铁锤,杀死晋鄙。公子于是率军救赵解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义士隐居市井,危急时为人解难济困。

【典形】 椎晋鄙、大梁屠、夺晋鄙、击晋、金椎袖、神槌朱亥、屠肆鼓刀人、袖槌人、朱亥袖椎、屠市朱亥、金锤报恩、迎朱亥。

【示例】

〔椎晋鄙〕 清·王摅《信陵君墓》:“岂嫌椎晋鄙,终见却秦军。”

〔大梁屠〕 宋·陈师道《咸平读书堂》:“今代陶朱公,不作大梁屠。”

〔夺晋鄙〕 唐·唐尧客《大梁行》:“金槌夺晋鄙,白刃刎侯赢。”

〔击晋〕 唐·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

〔金椎袖〕 宋·苏轼《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舟》:“先生不作金椎袖,玩世徜徉隐屠酒。”

〔神槌朱亥〕 唐·韩愈 《斗鸡联句》:“毒手饱李阳,神槌困朱亥。”

〔屠肆鼓刀人〕 唐·王维 《夷门歌》:“亥为屠肆鼓刀人,赢乃夷门抱关者。”

〔袖槌人〕 唐·李白《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朱亥袖椎〕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朱亥袖椎,豪雄扼腕; 曹王拂局,轻薄为心。”


猜你喜欢

  • 础润

    同“润础”。南朝 宋谢庄《喜雨诗》:“燕起知风舞,础润识云流。”

  • 西子颦

    源见“东施效颦”。指极美的姿态。宋吴潜《满江红.二园花卉仅有海棠未谢》词:“西子颦收初雨后,太真浴罢微暄里。”

  • 三十六体

    唐代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三人文辞华丽,风格相近,三人排行都是第十六,因称“三十六体”。《旧唐书.李商隐传》:“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时温庭

  • 一筹莫展

    筹:筹码,引申为计策。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来,比喻毫无办法。清代孔尚任《桃花扇.誓师》:“下官史可法,日日经略中原,究竟一筹莫展。”主谓 筹,筹划,计划。比喻无计可施,一点办法也没有。清·孔尚任《桃花扇

  • 红尘

    202 ① 本指尘埃。汉代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后指俗世及热闹繁华之地。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城中阊门,最是红尘

  • 郭伋待期

    《后汉书.郭伋传》:“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建武)十一年……乃调伋为并州牧……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儿童数百,各骑竹马,道次拜迎。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

  • 载脂

    《诗经.邶风.泉水》:“载脂载舝,还车言迈。”载,发语词。脂,润滑车轴的油脂。舝,音xiá,车轴两端的梢钉。此为《泉水》诗第三章中的两句,意思是:擦上车油,打牢梢钉,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卫女)回归

  • 雷焕留剑

    源见“丰城剑气”。借指截留部分贵重物品。清钱泳《履园丛话.收藏》:“太常之子湖广参政名之伸者,遂将《灵飞》抵《莲花》以塞其意,参政私将《灵飞》割留四十三行藏于家,意作雷焕留剑公案。”【词语雷焕留剑】

  • 教坊色长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百官志》:“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伎,自是不隶太常,以中官为教坊使。”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妓乐》:“旧教坊有筚篥部、大鼓部、拍

  • 他乡逢故

    见“他乡遇故知”。《隋唐演义》97回:“表兄昔日既有桑间之喜,今又~,极是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