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李郭仙舟

李郭仙舟

同“李郭舟”。明李贽《直沽送马诚所兼呈若翁历山并高张二居士》诗:“直沽今日赋将归,李 郭仙舟亦暂违。”


见“李郭同舟”。明·李贽《直沽送马诚所兼呈若翁历山并高张二居士》:“直沽今日赋将归,~亦暂违。”


【典源】《后汉书·郭太列传》:“郭太(应作泰) 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今译】 后汉郭泰 (字林宗) 学识渊博,善于谈论,去洛阳游学访友,见到当时名士李膺 (字元礼),李膺非常赏识他,两人一见如故,从此郭泰名震京城。后郭回归故乡,洛城的士人都去河边送他,有车几千辆之多。郭泰只与李膺同舟渡河,众人远远望去,如同神仙一般。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与知己好友同游; 或用以尊称所敬仰、所推崇的人。

【典形】 登仙郭、高尚之舟、郭泰如仙、郭泰舟、郭舟、李郭仙舟、李郭舟、李仙、李膺船、李膺棹、送别仰神仙、仙侣同舟、仙舟、膺舟、元礼同舟、仙侣移舟、同舟神仙侣、登舟惭郭泰、登仙同元礼、郭去半舟闲、星棹依元礼、共载比神仙、同舟李膺、郭泰船、李郭同舟、元礼仙、李郭仙、郭李、舟共李膺、神仙陪有道、李膺舟。

【示例】

〔登仙郭〕 宋·苏轼《次韵江晦叔》:“幸与登仙郭,同依坐啸成。”

〔高尚之舟〕 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仙飞有道,荣河泛高尚之舟; 德验通神,灵策洞幽冥之境。”

〔郭泰如仙〕 明·袁宏道《将发黄时同舟为王以明》:“郑庄有客堪驰驿,郭泰如仙好附舟。”

〔郭泰舟〕 明·冯惟敏《新水令·寿马南江》:“也曾对西风独上仲宣楼,也曾乘皓月同登郭泰舟。”

〔郭舟〕 宋·范成大《送郭明复寺丞守蜀州》:“有道独行意,郭舟若神仙。”

〔李郭仙舟〕 清·程先贞《上已送陈记室归闽》:“烂熳桃花古渡头,相看李郭有仙舟。”

〔李郭舟〕 唐·高适《同李太守北池泛舟》:“每揖龚黄事,还陪李郭舟。”

〔李仙〕 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李仙非易托,苏鬼尚难因。”

〔李膺棹〕 南朝陈·江总《洛阳道》:“仙舟李膺棹,小马王戎镳。”

〔送别仰神仙〕 唐·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将行备礼乐,送别仰神仙。”

〔仙侣同舟〕 唐·杜甫《秋兴》:“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仙舟〕 唐·白居易 《赠楚州郭使君》:“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

〔膺舟〕 唐·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稚榻蓬莱掩,膺舟巩洛停。”

〔元礼同舟〕 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等游洞庭》之三:“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词语李郭仙舟】  成语:李郭仙舟汉语词典:李郭仙舟

猜你喜欢

  • 扫愁帚

    南唐李煜《中酒》诗:“莫言滋味恶,一帚扫闲愁。”后因以“扫愁帚”戏称酒。宋苏轼《洞庭春色》诗:“今年洞庭春(酒名),玉色疑非酒……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元乔吉《金钱记》三折

  • 多病相如

    源见“相如病渴”。借指失意消沉之士。元 赵孟?《至元庚辰由集贤出知济南暂还吴兴赋诗书怀》之二:“多病相如已倦游,思归张翰况逢秋。”

  • 犀照牛渚

    《晋书.温峤传》:“〔温峤〕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峤先有齿疾,

  • 存十一于千百

    在千百个中间只保存下十个或一个。 表示绝大多数已失去,只有很少的幸存。语出晋.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后多引作〔存十一于千百〕。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

  • 鵷鹭行

    同“鸳鹭行”。宋叶適《送叶路分》诗:“君今幅巾鹭鵷行,切勿著带貔虎傍。”

  • 吕公枕

    源见“黄粱梦”。喻人生如在梦中,万事终归虚幻。元 萨都剌《鹦鹉曲.题杨妃绣枕》:“繁华一梦人不知,万事邯郸吕公枕。”【词语吕公枕】   汉语大词典:吕公枕

  • 獬豸冠

    《淮南子.主术训》:“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国效之。”高诱注:“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汉蔡邕《独断》:“法冠,楚冠也……秦制执法服之。今御史廷尉监平服之,谓之獬豸冠。”《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

  • 南山皓

    源见“商山四皓”。即商山四皓,亦泛指隐居高士。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诗:“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皓。”王琦注:“南山皓,谓汉之四皓。四皓在秦时始入蓝田山,后又入地肺山,汉时匿终南山。”【词语南

  • 呼卢百万

    同“百万呼卢”。唐李白《少年行》之三:“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 允执厥中

    允:诚信。执:操持。厥:其,那个。中:适中。 诚实地坚持不偏不倚的正道。 后多指办事掌握分寸适度。语出《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晋书.刑法志》:“载籍也者,决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