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杜门却扫

杜门却扫

杜,阻塞。却扫,不扫。关闭大门,不再洒扫门径,迎接宾客。指不与外界接触。原是对北魏李谧隐居治学生涯的形容。李谧,字永和,赵郡(今河北赵县)人。自小好学,博通诸经,遍览百家,然朝廷征召并拜他为著作佐郎,他辞而不就;公府两次征召,他仍不就,虽生于仕宦大家,却只以琴书为业,有绝世之心。年三十二夭亡,遐迩悼惜。于是四十五位学官上书道:“故处士李谧;十三岁通《孝经》、《论语》、《毛诗》、《尚书》,兼长历数之术,但只以拥书为乐,竟杜门却扫,弃家产而求书,经其审定的书四千卷有余。常常隆冬达曙,盛夏通宵,然暴疾而卒,朝廷怎可默然!”帝随即降诏,谥谧贞静处士,又表谧门闾,门为“文德”,里为“孝义”。又作闭门扫轨(轨,车轮留下的痕迹)。

【出典】:

魏书》卷90《李谧传》1938、1939页:“学官四十五人上书曰:‘窃见故处士赵郡李谧……十三通《孝经》、《论语》、《毛诗》、《尚书》,历数之术尤尽其长,州闾乡党有神童之号……遂绝迹下帏,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余矣……而祐善空间闻,暴疾而卒……其可默乎!’事奏,诏曰:‘谧屡辞征辟,志守冲素,儒隐之操,深可嘉美。……谥曰贞静处士,并表其门闾,以旌高节。’遣谒者奉册,于是表其门曰‘文德’,里曰‘孝义’云。”

【例句】:

唐·刘知几《史通·忤时》:“杜门却扫,凡经三载”。 清·朱彝尊《〈话山集〉序》:“平湖陆先生话山,名在复社。迨甲申六月,纳巾衫于学使,业闭门扫轨矣。”


见“闭门却扫”。宋·孔平仲《续世说·文学》:“遂绝迹下帷,~,弃产营书。”


【词语杜门却扫】  成语:杜门却扫汉语词典:杜门却扫

猜你喜欢

  • 放出一头地

    同“放他头地出”。清孙枝蔚《与王贻上书》:“而所谓古人者,亦且拱手相让,不止放出一头地而已。”

  • 生花不律

    同“生花笔”。不律,“笔”的谐音。清赵翼《慰蕺园下第》诗:“生花不律行将秃,弃甲于思忍复来。”

  • 以讹传讹

    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错误地传扬开去,越传越错。《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偏正 讹,谬误。谬传错误的事物,越传越错。郭沫若《坐地巡

  • 汾射

    源见“汾水游”。指隐士居处。南朝 梁江淹《后让太傅扬州牧表》:“然后追迹范 张,濯缨汾 射,臣之志也。”【词语汾射】   汉语大词典:汾射

  • 舞闻鸡

    同“舞荒鸡”。宋李曾伯《六州歌头.和陈次贾韵饯其行》词:“秋城梦,笳却骑,舞闻鸡。”

  • 次公筵

    源见“次公狂”。指嗜酒者的筵席。宋史达祖《西江月.舟中赵子埜有词见调即意和之》词:“次公筵上见山公,红绶欲衔双凤。”

  • 子云宅

    同“扬雄宅”。唐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诗:“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 中副车

    同“击副车”。清顾炎武《秦皇行》:“博浪沙中中副车,沧海神人无奈何!”

  • 轻车熟路

    同“驾轻就熟”。宋辛弃疾《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词:“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并列 在熟悉的路上驾着轻装的车子。形容很有经验或熟悉情况,做起来很不费力。语本唐·韩愈《

  • 文章官样

    见“官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