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仁义,结交邻国,这是国家的重要措施。 表示治国要把睦邻友好放在重要地位。语出《左传.隐公六年》:“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资治通鉴.晋纪.成
《左传.襄公九年》:“信者,言之瑞也。”后以“言瑞”谓守信之言。唐李商隐《为安平公兖州奏杜胜等四人充判官状》:“右件官文囿驰声,宾阶擅美,口含言瑞,身出礼门。”【词语言瑞】 汉语大词典:言瑞
源见“赤帝子”。指刘邦和项羽。唐高適《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刘开扬笺注:“龙蛇喻刘 项。‘霸王’之‘王’读去声。”源见“龙蛰蠖屈”。喻隐退。《汉书.扬雄传上》:“以为
晋.崔豹《古今注》卷中《鸟兽》:“秦始皇有名马七: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奔电,五曰飞翮,六曰铜爵,七曰晨凫。”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琛在秦州,多无政绩,遣使向西域求名马
源见“橘中戏”。泛指隐士。宋李处全《朝中措.夜坐有感》词:“商山橘隐,须弥芥纳,容与湖天。”
源见“空弦落雁”。谓称赞箭法高明,善于用兵。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成皋尘起,广武烽然,麋兴丽箭,雁落惊弦。”
源见“得鱼忘荃”。表示丢失根本。《宋书.婆黎国传》:“有白学先生,以为中国圣人,经纶百世,其德弘矣,智周万变,天人之理尽矣,道无隐旨,教罔遗筌,聪睿迪哲,何负于殊论哉!”【词语遗筌】 汉语大词典:
同“霸陵醉尉”。清赵翼《白云庵遇故总兵华珠将赴军效用》诗:“部曲偏裨多已贵,邮亭醉尉漫相凌。”【词语邮亭醉尉】 成语:邮亭醉尉汉语大词典:邮亭醉尉
源见“报恩珠”。为称颂圣德之词。唐沈佺期《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诗》:“战鹢逢时去,恩鱼望幸来。”【词语恩鱼】 汉语大词典:恩鱼
谓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鲁公的后代而被时人嘲笑的故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误放》:“郑侍郎熏主文,误谓颜标乃鲁公之后。时徐方来宁,志在激动忠烈,即以标为状元。谢恩日,从容问及庙院。标曰:‘寒畯也,未尝有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