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浮家泛宅

浮家泛宅

原指以船为家,飘浮不定。借喻古代隐士的江湖隐逸之趣,后又用喻游山玩水。出自唐张志和事迹。见“烟波钓徒”。颜真卿为湖州刺史时,张志和曾前往拜访。真卿看到他的船已十分破旧,便要为他更换住处。他说:“我愿意这样浮家泛宅,往还于苕(tiáo条,水名,在今浙江省北部)、霅(zhà,水名,东西苕溪汇合之后的名称,在今浙江吴兴境内。)之间。”

【出典】:

新唐书》卷196《隐逸·张志和传》5609页:“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志和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

【例句】:

宋·陆游《秋夜怀吴中》诗:“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宋·胡仔《满江红》:“浮宅泛家,何处好,苕溪清境。”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秋练》:“翁登其舟,窥见秋练,心窃喜,而审诘邦族,则浮家泛宅而已。” 陈寅恪《辛卯广州元夕用东坡韵》:“浙茅炊剑朝朝饭,泛宅浮家处处船。”


并列 形容以舟船为家。《唐书·张志和传》:“张志和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志和曰:‘愿为~,往来苕霅间。’辩捷类如此。”△多用于水上生活方面。也作“泛家浮宅”、“泛宅浮家”。


【典源】《新唐书·张志和传》:“ (张志和) 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亦以自号。……颜真卿为湖州刺史,志和来谒,真卿以舟敝漏,请更之,志和曰:‘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zha) 间。’”

【今译】 唐代张志和辞官后隐居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当他拜访湖州刺史颜真卿时,颜真卿见张船破漏,欲为之改换住处。张志和说:“我愿以船为家,往来于江湖之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隐居江湖,四处漂泊。

【典形】 泛宅船、泛宅浮家、泛宅五湖、浮家泛宅、志和舟、浮家、敝舟为家。

【示例】

〔泛宅船〕 明·瞿式耜《次石帆舟中七夕原唱》:“烽烟不隔还乡梦,琴鹤相将泛宅船。”

〔泛宅浮家〕 宋·胡仔《满江红》:“泛宅浮家,何处好,苕溪清境。”

〔泛宅五湖〕 元·倪瓒《与伯雨登溪山胜概楼》:“若士振衣千仞表,何人泛宅五湖间。”

〔浮家泛宅〕 宋·陆游《秋夜怀吴中》:“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志和舟〕 宋·陈与义《蒙示涉汝诗次韵再和》:“未办志和舟,且洗子荆耳。”


【词语浮家泛宅】  成语:浮家泛宅汉语词典:浮家泛宅

猜你喜欢

  • 眉拂远山

    源见“远山眉”。形容女子修美的双眉。唐吴融《个人三十韵》:“脸横秋水溢,眉拂远山晴。”

  • 张纲弃车辙

    同“张纲埋轮”。清毛奇龄《维扬赠姜侍御图南巡盐》诗:“此方怀旧得遗烈,汉代张纲弃车辙。”

  • 他人鼾吾侧

    源见“卧榻之侧,岂容鼾睡”。喻别人侵占自己的势力范围。清 丘逢甲《海军衙门歌》:“风云黯淡海无色,大有他人鼾吾侧。”

  • 蛮貊可行

    《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貊音mò。孔子教诲弟子子张说:“说话讲忠信,行为讲笃敬,即使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行得

  • 梦入华胥

    源见“华胥梦”。谓进入平安理想境地。宋王庭珪《初至行在》诗:“老随丹诏身犹健,梦入华胥眼尚生。”也指进入甜美的梦境。宋刘克庄《晚意》诗:“梦入华胥国土来,咍㘆不省夜何其。”

  • 赵军租

    《史记.冯唐传》:“臣闻上古王道遣将也……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镇守边防,他把所收的军市之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见〔若要不知,除非莫为〕。其他 要想不让别人知道,除非自己不做不说。比喻只要作了坏事,终究是要暴露的。语本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三侠五义》71回:“俗言

  • 阳石污,公孙诛

    《汉书.公孙贺传》:“贺子敬声,代贺为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位。敬声以皇后姊子,骄奢不奉法,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发觉,下狱。是时诏捕阳陵朱安世不能得,上求之急,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之。后果得安世

  • 台中妙

    源见“一台二妙”。赞美才艺负有盛名之人。唐钱起《送马员外拜官觐省》诗:“笔精已许台中妙,剑术还令世上闻。”

  • 堤溃蚁穴

    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词语堤溃蚁穴】  成语:堤溃蚁穴汉语大词典:堤溃蚁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