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犁庭扫闾

犁庭扫闾

把庭院耕成田地。把里巷扫荡一平,比喻彻底摧毁敌方居住之所。语出自西汉论述汉胡关系的上书。扬雄说:“往年汉朝发兵平定西北大宛、西南姑缯、东北乌桓、朝鲜、南方两越等边地的征战,短的不过用个把月时间,长的也用不了半年,就耕平了它的庭院,扫荡了它的里巷,彻底摧毁敌方,在那里设置郡县,纳入汉朝的版图,就像乌云吹散,席卷而去一样,毫无后患。只是北方的匈奴与此不同,是中原的强敌大患啊!”后用为彻底摧毁敌方之典,也称作“犁庭扫穴”。

【出典】:

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3812、3814、3815页:“单于使辞去,未发,黄门郎扬雄上书谏曰:‘……往时尝屠大宛之城,蹈乌桓之垒,探姑缯之壁,籍荡姐之场,艾朝鲜之旃,拔两越之旗,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固己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云撤席卷,后无余灾。唯北狄为不然,真中国之坚敌也。’”

【例句】:

宋·陆游《上殿札子(己酉四月十二日)》:“以愚臣计之,朝廷若未有深入远讨、犁庭扫穴之意,能于用度之间,事事裁员,陛下又躬节俭以励风俗,则赋于民者,必有可轻之理。” 《明史·范济传》:“伏望远鉴汉唐,近法太祖,毋以穷兵黩武为快,毋以犁庭扫穴为功。” 清·王夫之《宋论·高宗》:“即不能犁庭扫穴,以靖中原,亦何至日敝月削,以迄于亡哉!” 近代·王浩元《清宫十三朝》47回:“且说蕞尔土司,即扫穴犁庭,不足示威。”


见“犁庭扫穴”。


【词语犁庭扫闾】  成语:犁庭扫闾汉语词典:犁庭扫闾

猜你喜欢

  • 孙登啸

    源见“苏门长啸”。喻指高士啸傲豪情。明袁宏道《梅花》诗:“花前乍许孙登啸,座上唯容靖节巾。”清姚鼐《王君病起有诗见和因复次韵赠之》:“旧游曾对孙登啸,新诗欲作唐衢恸。”【词语孙登啸】   汉语大词典:

  • 哭堕髯

    同“哭遗弓”。唐元稹《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辞》之一:“触鳞曾在宥,偏哭堕髯前。”

  • 亥豕讹

    源见“鲁鱼亥豕”。将“亥”误写成“豕”。泛指文字讹误。清钱谦益《南滁望滁阳王庙》诗:“故事亥豕讹,残书蠹鱼饱。”

  • 火浣衫

    《太平御览》卷四九三“奢”引《晋书》:“石崇字季伦,累迁荆州刺史。……惠帝知富无以夸之,时外国进火浣布,天下更无,帝为衫,来幸崇家。崇奴仆五十人皆衣火浣布衫祇承,帝大惭。”晋惠帝穿着用外国进贡的火浣布

  • 服气

    道家吐纳修仙之法。晋代嵇康《养生论》:“呼吸吐纳,服气养生。”《晋书.张忠传》:“永嘉之乱,隐于泰山,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词语服气】   汉语大词典:服气

  • 解网祝禽

    源见“网开三面”。谓执法者宽宥仁德。《梁书.王僧孺传》:“幸圣主留善贷之德,纾好生之施,解网祝禽,下车泣罪。”

  • 照夜宝

    同“照夜珠”。明王九思《滚绣球.次韵赠邵晋夫归隐》套曲:“照夜宝翻腾做鱼目,真个是妒蛾眉眼底成俗。”【词语照夜宝】   汉语大词典:照夜宝

  • 秦帝鞭驱

    同“秦王鞭石”。元杨奂《通济桥》诗:“郑卿车渡心应愧,秦帝鞭驱血尚殷。”

  • 猪肝累人

    同“猪肝多累”。宋杨万里《谢唐德明惠笋》诗:“猪肝累人真可怍,以笋累公端不恶。”

  • 知音

    源见“伯牙鼓琴”。比喻知己。三国 魏曹丕《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亦特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