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田家紫荆

田家紫荆

同“田氏紫荆”。清唐孙华《哭大兄允中》诗:“白头兄弟相依切,零落田家旧紫荆。”


【典源】 《艺文类聚》卷八十九引周景式《孝子传》曰:“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阴,叹曰:‘木犹欣聚,况我而殊哉?’还为雍和。”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更合财宝,遂为孝门。”

【今译】 汉时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商议分家,其他均已平分,唯有一株紫荆树,打算也破成三份,第二天准备伐树。树突然枯死,像烧焦了一样。田真看到大吃一惊,对两个弟弟说:“树枝本同根而生,听说将被砍下分开,所以枯焦,我们还不如树木啊。”他们异常悔恨,决定不再伐树,紫荆顿时繁茂如初。兄弟三人又将财产归在一起,遂为孝悌友爱之家。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兄弟之间和睦友爱。

【典形】 摧紫荆、荆阴、三荆、三荆同株、田家紫荆、田荆。

【示例】

〔摧紫荆〕 唐·李白《上留田行》:“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荆阴〕 宋·朱淑真《和前韵见寄》:“目断乡程远,楼高客恨深。三年重会合,依旧见荆阴。”

〔三荆〕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太宰早茂三荆,长辞万始,抚养遗孤,枝连同气。”

〔三荆同株〕 晋·陆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田家紫荆〕 清·唐孙华《哭大兄允中》:“白头兄弟相依切,零落田家旧紫荆。”

〔田荆〕 清·黄鷟来《咏怀》:“田荆不再荣,姜被难复希。”


猜你喜欢

  • 倒灶

    汉扬雄《太玄经.灶》:“灶灭其火,惟家之祸。”后因以“倒灶”谓时运不济,倒霉。元王晔《桃花女》四折:“敢是这老头儿没时运,倒了灶了。”《西游记》二五回:“行者笑道:‘你遇着我就该倒灶,干我什事!’”【

  • 磨兜坚

    宋袁文《甕牖闲评》卷八:“唐刘洎少时,尝遇异人谓之曰:‘君当佐太平,须谨磨兜坚之戒。’谷城国门外有石人,刻其腹曰:‘磨兜坚,慎勿言。’故云。”后因以“磨兜坚”谓诫人慎言。清 朱经《寡言》诗:“缅怀磨兜

  • 卓氏垆

    同“卓女垆”。唐温庭筠《题城南杜邠公林亭》诗:“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

  • 鱼网鸿离

    《诗经.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郑玄笺:“设鱼网者,宜得鱼,鸿乃鸟也,反离焉。”离,通罹,遭受。鱼网本是用来捕鱼的,然而天上飞的鸿鹄却不幸遭到了网罗之祸。后因用以比喻遭受无妄之灾。清.黄

  • 刮地皮

    《新唐书.程日华传》:“固烈请还恒州,既治装,悉帑(帑,音tǎng,国库公款)以行。军中怒曰:‘马瘠士饥死,刺史不弃毫发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唐德宗时,沧州刺史李固烈贪财,离任回恒州时打算

  • 乌鹊填桥

    汉应劭《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又宋罗愿《尔雅翼》卷十三:“涉秋七日,鹊首无辜皆秃,相传以为是日河鼓(即牵牛)与织女会于汉(天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后因以“乌鹊填桥”为

  • 祖纳锥

    《晋书.祖逖传》附《祖纳传》:“时梅陶及锺雅数说馀事,纳辄困之,因曰:‘君汝颍之士,利如锥;我幽冀之士,钝如槌。持我钝槌,捶君利锥,皆当摧矣。’陶、雅并称‘有神锥,不可得槌。’纳曰:‘假有神锥,必有神

  • 珠履

    同“三千珠履客”。明 孙柚《琴心记.王孙作醵》:“身老爱才华,座上皆珠履。”【词语珠履】   汉语大词典:珠履

  • 困乏

    汉《尚书大传.略说》:“行而无资谓之乏,居而无食谓之困。”本是穷困缺乏的意思。后世则多解释为困倦、疲乏。【词语困乏】   汉语大词典:困乏

  • 拨尽寒炉一夜灰

    炉火烧残,一夜拨尽寒灰。 形容穷愁潦倒。语出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四三:“吕蒙正父龟图好内宠,蒙正与母刘氏俱被出,因沦踬窘乏。或谓其尝处破窑中,自叹,有‘拨尽寒炉一夜灰’之句。”元.无名氏《杀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