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糟糠

糟糠

后汉书.宋弘传》载: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徵拜他作太中大夫官,后为大司空,封宣平侯。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这是试探的话)?’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又见《东观汉记.宋弘》)。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她暗中看中了大司空宣平侯宋弘。有一次刘秀试探宋弘,是否可以停妻再娶。宋弘正色回答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不弃糟糠的高尚品格,历来被人称颂不已。

糟糠本是酒滓、谷皮,用以比喻粗劣的食物。《韩非子.五蠹》中说:“故糟糠不饱者不务梁(同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吃糠咽菜过的是贫困生活,从这里又转义指与丈夫共患难的妻子。

宋文天祥《六歌》诗:“有妻有妻出糟糠,自少结发不下堂。”

《醒世恒言》卷二:“(许武)腹中虽如此踌论,却是说不出的话。只得权辞以对,说家中已定下糟糠之妇,不敢停妻再娶,恐被宋弘所笑。”


糟糠”指酒糟与糠皮,旧时穷人的充饥之物,亦泛指粗劣食物。后用来比喻曾经患难与共的妻子,故世有 “糟糠之妻”之说。患难之妻以 “糟糠”为喻缘此。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这是对品德高尚之人的一种美誉。此语见于 《后汉书·宋弘传》: 当时,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心中不快,光武帝便想让姐姐嫁给太中大夫宋弘,但不便明说,便与姐姐一块儿议论朝臣,看谁合适。湖阳公主说: “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光武帝心中甚喜,便说道: “方且图之。”于是,召见宋弘,让姐姐坐在屏风后面听谈话。光武帝说: “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宋弘答道: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光武帝听了,回头对姐姐湖阳公主说: “事不谐矣。”意思是说,这事办不成了———宋弘是不会答应的。因为宋弘早已有了妻室。

历史上,宋弘是个好官,“在官所入租俸,悉分赡九族,以清行称”。


【词语糟糠】   汉语词典:糟糠

猜你喜欢

  • 放出一头地

    同“放他头地出”。清孙枝蔚《与王贻上书》:“而所谓古人者,亦且拱手相让,不止放出一头地而已。”

  • 黄龙之诅

    同“黄龙约”。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及秦昭盟夷,设黄龙之诅。”

  • 王述忿狷

    《世说新语.忿狷》:“王蓝田心急。尝食鸡子,以筋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晋朝王述字怀祖,太原晋阳人,袭承蓝田县爵,

  • 碧玉

    源见“小家碧玉”。借称小户人家年轻貌美的少女。清赵翼《垂杨》诗:“红绡枉自思公子,碧玉仍怜嫁小家。”【词语碧玉】   汉语大词典:碧玉

  • 三移教子

    源见“孟母择邻”。谓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子女。元关汉卿《蝴蝶梦》一折:“为甚我教你看诗书、习经史?俺待学孟母三移教子。”

  •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只能用心体会,无法用言语表达。语出清代刘大櫆《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其他 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言语表达交流。语本《庄子·天道》:“

  • 钟期流水

    源见“伯牙鼓琴”。谓好友知音。清袁枚《与李松圃郎中》书:“从来文字之交,往往比骨肉妻孥尤为关切,古之人钟期流水,庄 惠 濠梁,何以加焉。”

  • 奸人妇人之泣

    《孔丛子》卷下《儒服》:“子高游赵,平原君客有邹文、季节者与子高相善。及将还鲁,诣故人诀既毕,文、节送行,三宿临别,文、节流涕交颐,子高徒抗手而已。分背就路,其徒问曰:‘先生与彼二子善,彼有恋恋之心,

  • 畏途

    艰险可怕的道路。《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涂:通“途”。【词语畏途】   汉语大词典:畏途

  • 万斛泉源

    斛:古代以十斗为一斛。万斛:极言泉源的丰富,也用来形容文思的汹涌不竭。宋代苏轼《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