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终军请缨

终军请缨

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后因以“终军请缨”为自告奋勇请战克敌之典。唐杜牧《东兵长句十韵》:“雄如马武皆弹剑,少似终军亦请缨。”陈深《送耕存大参使日本》诗:“陆贾初驰诏,终军已请缨。”


【典源】《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 (终) 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天子大说 (悦)。”

【今译】 汉时南越王与汉和亲交好,汉帝派终军出使南越,想说服南越王,使他入京都朝见,与内地诸侯相同。终军自己请求:“希望能赐给我长带子,一定能将南越王缚来带到宫门下。”于是终军前往劝说南越王,南越王听从,请全国归附。汉帝十分满意。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立志报国,请命出征或出使。

【典形】 长绳缚、长缨、长缨系越、请长缨、请缨、请缨系粤、系虏、系南越、执长缨、终军请缨、终童志、长缨系单于、请缨北阙、请缨手、请缨日、持长缨、挥长缨、终军愤,问长缨、吊终军、长缨请、南越书生。

【示例】

〔长绳缚〕 明·沈周《从军行》:“左贤早待长绳缚,莫遣论功白发生。”

〔长缨〕 宋·陆游《秋雨叹》:“遗民久愤污左衽,孱虏何足须长缨。”

〔长缨系越〕 元·白朴《西江月·李元让赴广东帅幕》:“长缨系越在须臾,看扫蛮烟瘴雨。”

〔请长缨〕 唐·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请缨〕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

〔请缨系粤〕 宋·刘克庄《泌园春·答九华叶贤良》:“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系南越〕 唐·魏征《出关》:“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执长缨〕 唐·柳宗元《唐饶歌鼓吹曲》:“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

〔终军请缨〕 唐·杜牧《东兵长句》:“雄如马武皆弹剑,少似终军亦请缨。”

〔终童志〕 清·佟世临《戊寅秋拜先王文墓下》:“请缨慷慨终童志,赋鵩沉沦贾傅年。”


猜你喜欢

  • 百发百中

    原指射箭技艺高超,每一次都能命中目标。后泛指料事有充分把握。公元前281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兵攻魏。苏秦的弟弟苏厉对西周君说,打败韩魏之师,杀死魏将犀武,攻取赵国蔺、离石和祁三县之地,都是白起干的。现在

  • 了身达命

    佛家语。彻底了悟、超凡出世的意思。明施耐庵《水浒》第九十回:“(智真长老)数载之前,已知鲁智深是个了身达命之人,只是俗缘未尽,要还杀生之债,因此教他来尘世中走这一遭。”并列 ①安身立命。《水浒传》11

  • 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大人:指在高位的人,犹言“王者”。四时:春夏秋冬。 王者的道德像天地一样覆载万物,他的圣明像日月一样普照大地,他的施政像四时一样井然有序,他示人吉凶像鬼神一样奥妙莫测。 极言王者之德无所不合。语出

  • 渡浙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 祝融为虐

    指失火、火灾。祝融:古代传说中的火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神祝融。”郑玄注:“祝融,颛顼氏之子,曰黎,为火官。”颛( ㄓㄨㄣ zhūn 专)顼( ㄒㄩ xū 虚):传说中古代五帝之

  • 溉玉田

    源见“种玉”。谓为缔结良缘创造条件。唐罗虬《比红儿》诗:“定知不及红儿貌,枉却工夫溉玉田。”

  • 雨工雷霆

    唐.李朝威《柳毅传》:“毅乃置书囊中,因复问曰:‘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祗岂宰杀乎?’女曰:‘非羊也,雨工也。’‘何为雨工?’曰:‘雷霆之类也。’毅顾视之,则皆矫顾怒步,饮龁甚异。”雨工,雨师。

  • 纳沟之痛

    源见“纳隍之志”。指痛惜人民的疾苦。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处士耿楚控先生定理》:“伊尹之觉,非闻见知解之觉也,即其若挞之耻,纳沟之痛,此其觉也。”

  • 枕尸股哭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庄)公踰墙,又射之,中股,反坠,遂弑之。……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仆地而哭后站起身),三踊而出(踊,即“辟踊”之踊。辟,捶胸;踊,顿足。捶胸顿

  • 鸭茵

    旧题唐.冯贽《云仙杂记.浮萍为鸭作茵褥》:“浮光多美鸭,太原少尹樊千里买百只置后池,载数车浮萍入池,使为鸭作裀褥。”樊千里养浮光美鸭,关怀备至,他将浮萍放在池塘里,是为给鸭作为茵褥。后因用为精心养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