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自顾不暇

自顾不暇

亦作“自固不暇”。不暇:没有时间。连照顾自己都来不及,表示没有能力和精力来照顾别的事。刘粲(?-317年),字士光,刘聪之子,即位一年后被大臣靳准所杀。刘粲少而俊杰,勇武善战,性情凶狠,但为人骄傲自大。刘聪攻下长安后,晋将赵固、郭默等领兵来战。刘聪派刘粲、刘雅率兵相拒。晋将李矩一边派人援助赵国,一边暗中派人偷袭刘粲。刘粲部下发现后向其报告,刘粲却颇不以为然,说:“我南征北战,赵国望风而逃,他们正担忧如何保全自己,怎能来偷袭我呢!况且听说我亲自在此,自然不敢来犯。”于是便不做警备,结果晋军偷袭成功。

【出典】:

晋书》卷102《刘粲传》2676页:“李矩使郭默、郭诵救赵固,屯于洛汭,遣耿稚、张皮潜济,袭粲。贝丘王翼光自厘城觇之,以告粲。粲曰:‘征北南渡,赵固望声逃窜,彼方忧自固,何暇来邪!且闻上身在此,自当不敢北视,……不须惊动将士也。’”

【例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四二·至道三年》:“今则闭壁而已,自固不暇,何咽喉之有哉!”茅盾《东条的“神符”》:“朋友,对不起,我自顾不暇,祈求菩萨保你吧。”


述补 暇,空闲,有余力。自己都顾全不了自己。意指更难以照顾别人。廖辉英《红尘孽债》:“你不要生气,气坏了我怎舍得? 你瞧我现在伤后初愈,~,根本没法分心照顾你。”△贬义。多用于描写处世方面。→自救不暇


【词语自顾不暇】  成语:自顾不暇汉语词典:自顾不暇

猜你喜欢

  • 三咽

    同“三咽李螬”。宋苏轼《和陶饮酒诗》之十一:“三咽初有闻,一溉未濡槁。”【词语三咽】   汉语大词典:三咽

  • 轵道之灾

    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公元前二〇六年刘邦大破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坐着白马拉的素车,捧着皇

  • 金埒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于时人多地贵,济(王济)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匝地竟埒,时人号曰‘金埒’。”徐震堮校笺:“谓筑短垣围之以为界埒。”后以“金埒”指豪侈的骑射场。借指生活奢靡。唐李端《

  • 暮雨

    同“暮雨朝云”。清洪昇《长生殿.窥浴》:“险把个襄王渴倒阳台下,恰便是神女将暮雨归。”【词语暮雨】   汉语大词典:暮雨

  • 中流击楫

    亦作“击楫中流”。中流:江河水流中间。楫:船桨。在江心击桨发誓。借喻光复山河,驱逐敌寇的雄心壮志。司马睿任命祖逖(事迹见前“闻鸡起舞”条)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率部北上,收复失地。船行至江中,祖逖以船

  • 丹凤池

    同“凤凰池”。唐韦元旦《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月字》:“丝言丹凤池,旆转苍龙阙。”

  • 雁来鱼去

    同“雁去鱼来”。唐罗隐《广陵秋日酬进士臧?见寄》诗:“空愧荀家好兄弟,雁来鱼去是因缘。”并列 比喻书信往来。鱼传送书信的典故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自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祸起萧墙

    《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东汉.郑玄注:“萧之言肃也;墙谓异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后季

  • 太白食昴

    《汉书.邹阳传》:邹阳从狱中上书曰:“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三国魏.苏林注:“白起为秦伐赵,破长平军,欲遂灭赵,遣卫先生说昭王益兵粮,为应侯所害,事用不成。其精诚上达于天,故太白

  • 尸乡鸡

    源见“祝鸡翁”。指隐居生活乐趣。清吴雯《和赠沈客子》诗:“呦呦思近华山鹿,祝祝复远尸乡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