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后因以“仰不愧于天俯不作
源见“鸱得腐鼠”。喻庸人俗辈争夺凡俗的权势利禄。宋司马光《潜虚.得》:“鸱争腐鼠,鵷雏弗顾。”
源见“捉衿见肘”。谓处厄境而豁达。宋苏轼《诸公饯子敦轼以病不往》诗:“遥知送别处,醉墨争淋纸。我以病杜门,《商颂》空振履。”【典源】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緼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
清.彭端淑《白鹤堂文集.为学一首示子侄》(卷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原是从论述世事难易入手劝勉勤
同“棘端猴”。南朝 梁何逊《又答江革》诗:“棘端虽非譬,至妙安可量?要知同罔象,然始见毫芒。”【词语棘端】 汉语大词典:棘端
源见“鼠璞”。比喻真伪混淆或以假乱真。宋陆游《无咎兄郡斋燕集有诗末章见及敬次元韵》:“千金敝帚有定价,周玉郑鼠难强名。”
同“楚人咻”。清李渔《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随行婢仆皆南人,众音嘈嘈,我方病若楚咻。”【词语楚咻】 汉语大词典:楚咻
《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谊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
《晋书.王湛传》附王承:“王承(湛子)字安期,太原晋阳人。清虚寡欲,无所尚修。……仕东海太守,政尚清净,不为细察。小吏有盗池中鱼者,纲纪推之,承曰:‘文王之囿与众共之,池鱼复何足惜耶!’……其从容宽恕
源见“许由洗耳”。谓能排除污浊之耳。明何景明《赠颍川张子辰秀才》诗:“纵有当时许由耳,莫教更洗颍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