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虞翊增灶

虞翊增灶

指在行军中以增灶的办法来迷惑敌人,并用以形容所处的条件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不相同。虞翊,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县)人。安帝时,西羌反,邓太后以虞翊为武郡(今甘肃成县)太守,备羌胡。他在赴任途中,遇到羌胡拦截,这时他先是扬言须得朝廷再派援军才能赴任,使敌人分散抢掠各地。而他又命令士兵昼夜兼程赶赴武郡,并命他们每天增建军灶一倍;到任后,又多方设计歼敌,终于将羌胡叛乱平定。当时有人问他:“过去孙膑在齐魏马陵之战中以减灶办法而大败魏军,而你却反其道而行之,兵书上说,军队日行不超过三十里,而你却叫士兵每日行军近二百里,这是为什么呢?”虞翊说:“这是因为羌人兵多,我们兵少,走慢了容易被敌军知道虚实,走快了他们才难以预测。他们见我军增灶,必以为郡兵增援,人多势大,不敢追击。孙膑当时是示弱于敌以诱敌,我今则是示强于敌,以保全实力,形势不一样,方法也得变化啊。”

【出典】:

后汉书》卷58第1868页《虞翊传》:“后羌寇武郡,邓太后以翊有将帅之略,迁武郡太守。……羌乃率众数千,遮翊于陈仓、崤谷,翊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抄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翊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


猜你喜欢

  • 卓氏当垆

    源见“文君沽酒”。指卓文君当垆卖酒,自谋生计。明许自昌《水浒记.计迎》:“我怕你把无情岁月空闲过,待劝你学东邻窥玉,卓氏当垆。”

  • 雍门弹

    同“雍门琴”。宋苏轼《甘露寺》诗:“聊兴广武叹,不待雍门弹。”

  • 渔阳掺

    同“渔阳掺挝”。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唐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词语渔阳掺】   汉语大词典:渔阳掺

  • 公田之秫

    同“公田种秫”。唐王维《送郑王赴任新都序》:“杜陵解印,时卖故侯之瓜;彭泽无官,讵有公田之秫?”

  • 牛折齿

    源见“孺子牛”。喻过分溺爱子女。清黄遵宪《长子履端生》诗:“刚是花生日,春风蔼一庐。爱防牛折齿,惭咏《凤将雏》。”【词语牛折齿】   汉语大词典:牛折齿

  • 矍相

    《礼记.射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郑玄笺:“矍相,地名。”本为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省 曲阜市城内阙里西。后借指学宫中习射的场所。《北史.张普惠传》:“乞至九月,备饰尽行,然后奏《狸首

  • 李益疾

    泛指性格孤僻、忌妒成性之缺点。出自唐李益的事迹。李益,唐宗室,故宰相揆族子,诗人。生卒年代不详。贞元末与李贺齐名。曾任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据传,当时只要他的诗一出,便被乐工争相赂求,谱成歌曲,供奉天

  • 武昌鱼

    《三国志.吴书.陆凯传》:“孙皓徙都武昌,扬土百姓溯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多谬,黎元穷匮。凯上疏曰:‘……且童谣言:“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知民所苦也。’”三国吴主孙

  • 思肖函

    源见“枯井藏书”。指宋郑思肖沉井的铁函藏书。清赵翼《顾晴沙选梁溪诗成瘗其旧稿于惠山之麓立碑亭其上》诗:“元凯碑付江波沉,思肖函从井底坠。”

  • 嘤鸣求友

    借指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茅盾《<新绿丛辑>旨趣》: “一个写作者对自己呕心血的成果的宝爱,本为人人所同,而脱稿后求能与世相见,嘤鸣求友之心,亦人人所共有。” ●《诗·小雅·伐木》:“伐木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