镳(biāo标)马勒子。扬镳,把马勒子向上提,驱马前进。指分路而行,也指双方才力相敌、各有千秋、各占地位。后又喻志趣不同,各走各的路。本于北魏拓跋志故事。拓跋志,字猛略,烈帝之后,少即历览书传,有文才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疥,遂痁(痁,音shān,大疟,多日而发),期而不瘳(期,一周年;瘳,音chōu,病愈)。”《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疥且疟,期年不已。”后,此指君王、君主。春秋时,齐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多用来形容体态修长的少女或挺拔秀丽的树木。徐之才,北齐人,天统四年(568年)官至尚书左仆射。徐之才精通医术,当时的皇帝武成帝高湛由于酒色过度而得病,召徐之才看病。武成帝高湛对他
源见“长门赋”。指失宠女子居住的寂寥凄清的宫院。唐杜牧《长安夜月》诗:“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亦泛指冷落之处。宋李清照《小重山》词:“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词语长门】 汉语大
参见:倪座偏正 人群中有像百兽之王的狮子。比喻出类拔萃的人物。《释氏要览》下引《治禅经后序》:“天竺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天才特拔,诸国独步,内外综博,无籍不练,世人咸曰人中师子。”(师,通“狮”)△褒义。
待下严厉的家庭里,没有傲上而不服管教的奴仆。《史记.李斯列传》:“故韩子曰:‘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者,何也?则能罚之加焉必也。”格虏,《韩非子.显学》又引作“悍虏”。
同“鳌背楼台”。唐孟郊《石淙》诗之五:“飘飘鹤骨仙,飞动鳌背庭。”
汉代宫苑中有柳树,一天之内三起三倒,犹如人一日三眠。《三辅故事》:“汉苑有柳,状如人,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人柳:即柽柳,亦名赤杨、河柳、三眠柳、观音柳、西河柳。唐代韩鄂《岁华纪丽》卷一:“柳三眠
源见“檄医头疾”。陈琳写的讨曹操的檄文,借指出色的公文。宋李曾伯《水调歌头.和吴鹤林舍人送杨帅韵》词:“琳檄未能草,冯铗直空弹。”
老练而隐重。《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当那进退维谷的时候,便是个练达老成人也只得如此,何况于你?”见“老成练达”。《儿女英雄传》12回:“当那进退维谷的时候,便是个~人也只得如此,何况于你?”【词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