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谗箕

谗箕

《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载翕其舌。”高亨注:“翕,缩也。箕的前面部分叫做舌,箕的舌是向后缩的。”后以“谗箕”称谗舌。宋宋祁《偶书》诗:“谗箕元有舌,伪玉响无瘢。任拔终倾藿,虽憎亦佩兰。”


【词语谗箕】   汉语词典:谗箕

猜你喜欢

  • 芦中人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

  • 楚重瞳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闻之周生(汉时儒者)曰,舜目盖重瞳子(眼中有两个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后因称项羽为“楚重瞳”。元.赵显宏〔黄钟.刮地风〕《叹世》:“韩元帅阵开,楚重瞳命衰,汉高

  • 鸡虫得丧

    同“鸡虫得失”。清蒋士铨《临川梦.了梦》:“鸡虫得丧成恩怨,鸟鼠因缘见短长。”见“鸡虫得失”。清·蒋士铨《临川梦·了梦》:“~成恩怨,鸟鼠因缘见短长。”【词语鸡虫得丧】  成语:鸡虫得丧汉语大词典:鸡

  • 蓼莪之思

    同“蓼莪废讲”。《艺文类聚》卷十五引三国 魏曹植《上卞太后诔表》:“臣闻铭以述德,诔尚及哀,是以冒越谅闇之礼,作诔一篇,知不足赞扬明贵,以展臣《蓼莪》之思。”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领导人本身的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能行得通;如果他本身的行为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信从。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资治通鉴.齐纪.明帝建

  • 马革包尸

    同“马革裹尸”。明朱鼎《玉镜台记.系狱》:“吾儿今死王事呵,纵然马革包尸,国史清名无玷。”

  • 头鱼宴

    《辽史.天祚皇帝本纪一》:“二月丁酉,如春州,幸混同江钓鱼。界外生女直酋长在千里内者,以故事皆来朝。适遇‘头鱼宴’,酒半酣,上临轩,命诸酋次第起舞,独阿骨打辞以不能。谕之再三,终不从。”辽代天祚帝在混

  • 红线盗盒

    唐.杨巨源《红线传》载:唐潞州节度使薛嵩家侍女红线,文武全才,技艺高绝。时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意欲吞潞州,薛日夜愁烦,无计可施。红线自告奋勇,夜探魏博。一更出发,五更取田承嗣床头金盒而归。翌日,薛派使者持

  • 蚕头燕尾

    《宣和书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曰,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曾不知以锥画沙之妙,其心通而性得者,非可以糟粕议之也。”蚕头燕尾是

  • 有道碑

    源见“郭泰碑铭”。指汉蔡邕为名士郭泰(字有道)写的墓志碑铭。借指名士之墓碑。柳亚子《赠王若飞夫人李培芝女士兼及黑茶山殉难诸友》诗:“黄垆涕泪无穷恨,青史勋名有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