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赤绳系足

赤绳系足

同“赤绳绾足”。《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若是五百年前合为夫妇,月下老赤绳系足,不论幽期明配,总是前缘判定,不亏行止。”


主谓 男女结成婚姻。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载:杜陵韦固,少孤,旅次宋城南店,遇异人,倚布囊坐于阶上,向月检书。固问,答曰:“天下之婚牍耳。”固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 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明·王錂《春芜记·赐婚》:“~,朱楼合卺,不须白雪窥臣。”△用于婚姻。也作“赤绳绾足”。


【典源】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卷四:“杜陵韦固,少孤,思早娶妇,多歧求婚,必无成而罢。元和二年,将游清河,旅次宋城南店,客有以前清河司马潘昉女见议者。来日先明,期于店西龙兴寺门。固以求之意切,旦往焉。斜月尚明,有老人倚布囊坐于阶上,向月检书,固步觇之,不识其字,既非虫篆八分科斗之势,又非梵书,因问曰:‘老父所寻者何书? ……’老人笑曰:‘此非世间书,君因何得见?’固曰:‘非世间书,则何也?’曰:‘幽冥之书。’固曰:‘幽冥之人,何以到此?’……固曰:‘然则君又何掌?’曰:‘天下之婚牍耳。’……因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雠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逭。君之脚已系于彼矣,他求何益?’……宋城宰闻之,题其店曰定婚店。”

【今译】 唐代韦固少年孤身,想早娶妻,曾住在宋城南店,有人为他提亲,定于第二天在龙兴寺见面,韦固清晨便往。当时天上尚有月色,见一老人倚布囊坐在寺阶上,借月光查看书册,韦固近前观看,见书上字迹怪异,不是古文也非梵文,就问老人是什么书。老人答是冥间之书。韦固问老人是掌管什么的。老人说,他是掌管天下人婚姻册子的。韦又问布囊中是什么东西,老人说是赤绳,用来系住夫妻双方的脚。一生下来便暗中系好,不论是仇敌之家,还是贵贱不同,相距遥远,只要用赤绳系往,便注定要成为夫妻了。果然韦固的妻子即如老人所说。后来即将韦住过的店称为定婚店。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结为婚姻; 也以“月老”等借指媒人。

【典形】 赤绳、赤绳系足、定昏店、红丝、月老、月下老。

【示例】

〔赤绳〕 明·汤显祖《牡丹亭》:“定昏店,赤绳羁凤; 蓝桥驿,配递乘龙。”

〔赤绳系足〕 宋·张元干《瑞鹤仙·寿》:“有赤绳系足,从来相门,自然媒妁。”

〔定昏店〕 明·汤显祖《紫钗记》:“定昏店把月痕偷掐,只怪得定双飞钗燕插。”

〔红丝〕 清·孔尚任《桃花扇》:“两处红丝千里系,一条黑路六人忙。”

〔月老〕 清·孔尚任《桃花扇》:“不须月老几番催,一霎红丝联喜。”

〔月下老〕 元·荆干臣《醉花阴·闺情》:“冰上人不许欢娱,月下老难为主张。”


【词语赤绳系足】  成语:赤绳系足汉语词典:赤绳系足

猜你喜欢

  • 君章才五色

    源见“罗含吞鸟”。称颂文士才思灿然。唐皎然《送罗判官还寿州幕》诗:“君章才五色,知尔得家风。”

  • 取长弃短

    源见“取长补短”。吸取长处,抛弃短处。《资治通鉴.周安王二十五年》:“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朽,良工不弃。’”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持此为心

  • 自觉形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形秽:形象丑陋。指因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因以“自觉形秽”作为与人相比,自

  • 江生魂

    《文选》卷十六南朝梁.江文通(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唐.李善注:“言黯然魂将离散者,唯别而然也。……明恨深也。”江淹在其名篇《别赋》中,一开篇便有“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慨叹之

  • 解构之言

    解构,原为邂逅(xiè hòu),指偶然相遇。解构之言则比喻由于一时激动,传播不负责任的话。有时也用于自谦,形容自己说话不慎,有所冒犯。建武二年(26年),割据甘肃的隗嚣见光武帝势力大,遂与光武帝刘秀

  • 神覆玉衣

    《三国志.魏书.文昭甄皇后传》注引王沈《魏书》:“(甄)后以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后相者刘良相后及诸子,良指后曰:‘此女贵乃不可言。’”三国时,魏

  • 春秋无义战

    春秋:中国历史时代名。孔子《春秋》记事,从周平王49年,至周敬王39年(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计242年,史称春秋时代。义战:正义战争。 意谓春秋时代,中国许多诸侯相互不间断地进行争权夺利

  • 囊脱锥颖

    同“囊中脱颖”。清程先贞《和陶饮酒》:“漫看诸少年,囊脱新锥颖。”

  • 钓东海

    《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

  • 珠投璧抵

    源见“荆玉抵鹊”。喻人才不被重视。清钱谦益《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诗之二:“珠投璧抵亦何妨,国论惛呶重可伤。”并列 投,掷;抵,扔。比喻人才不被重视。清·钱谦益《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2:“~亦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