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越王轼蛙

越王轼蛙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载:越王勾践将伐吴,出,见怒蛙,勾践俯凭车轼为敬。从者问故,勾践曰:“吾意者,今蛙虫无知之物,见敌而有怒气,故为之轼。”军士听之,“莫不怀心乐死”。后因以“越王轼蛙”为激励士卒锐气之典。三国 魏曹植《矫志》诗:“越王轼蛙,国以死献。”


【典源】《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士人闻之曰:‘蛙有气,王犹为式,况士人之有勇者乎?’是岁人有自刭死以其头献者。”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勾践) 自谓未能得士之死力,道见蛙张腹而怒,将有战争之气,即为之轼。其士卒有问于王曰:‘君何为敬蛙虫而为之轼?’勾践曰:‘吾思士卒之怒久矣,而未有称吾意者。今蛙虫无知之物,见敌而有怒气,故为之轼。’于是军士闻之,莫不怀心乐死,人致其命。”

【今译】 越王勾践准备兴兵伐吴,认为自己的军队士气不足,还缺乏拼死力战的精神。乘车途中,勾践见一青蛙鼓腹而怒,一副战斗的样子,就抚着车前横木低头表示敬意。身旁的人问,大王为什么向青蛙致敬呢?勾践说,我盼望军队士气高涨已经很久了,但至今还没有令我满意。青蛙不过是一种无知的动物,见到敌人还能鼓腹而怒,所以我要向它致敬。”将士们听到这番话,说:“青蛙怒向敌人,君王尚且表示敬意,更何况无畏杀敌的人呢?”于是莫不拼死效力报国。

【释义】 后以此典指激励将士,士气高昂。

【典形】 蒙勾践礼、怒蛙、亲式鸣蛙、蛙腹能许怒、越王轼蛙、亲式群蛙。

【示例】

〔蒙勾践礼〕 唐·韩愈《答柳州食蛤蟆》:“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

〔怒蛙〕 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

〔亲式鸣蛙〕 明·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诗》:“曾先突骑重围里,亲式鸣蛙大道旁。”

〔蛙腹能许怒〕 宋·陈师道 《晚望》:“蝉鸣不余力,蛙腹能许怒。”

〔越王轼蛙〕 三国·曹植《矫志》:“螳螂见叹,齐士轻战,越王轼蛙,国以死献。”


猜你喜欢

  • 飙车羽轮

    汉.桓驎《西王母传》:“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飙车羽轮不可到也。”飙车:传说御风而行的神车。羽轮:传说由神鸟所驾的神车。飙车羽轮系神话里轻捷快速的神车,可以越九重羽水,万丈洪涛,后遂以此典形

  • 瑶树

    《世说新语.赏誉》:“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晋人王戎赞赏王衍的仪表风度,用“瑶林琼树”作比。后遂用为称美人品高洁神姿飒爽之典。唐.李群玉《哭彬州王使君》诗:“瑶树忽倾沧

  • 西门投巫

    《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

  • 一囊

    源见“索米长安”。谓官俸低微。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宋苏轼《张庖民挽词》:“故自轻千户,何曾羡一囊!”【词语一囊】   汉语大词典:一囊

  • 去三面网

    同“网开三面”。唐李白《大猎赋》:“且夫人君以端拱为尊……乃命去三面之网,示六合之仁。”

  • 肥马轻裘

    源见“乘肥衣轻”。形容生活豪华。元石子章《竹坞听琴》二折:“我这粗衣淡饭贫休笑,你那里肥马轻裘富莫夸。”明 王錂《寻亲记.告借》:“肥马轻裘得自然,一生不惜买花钱。”见“裘马轻肥”。唐·白居易《闲适》

  • 轩岐家

    源见“轩岐”。指医药家。明姚士粦《见只编》中:“余同县有轩 岐家李怡春者,凡贫病乞药,未尝责钱。”【词语轩岐家】   汉语大词典:轩岐家

  • 和熊之训

    同“和丸课子”。熊,指熊丸。明袁宗道《金太宜人墓铭》:“恸甚伤目,然犹不废和熊之训。”

  • 过海一杯轻

    源见“杯渡”。指出行渡海,称颂高僧有道。唐法照《送无著禅师归新罗国》诗:“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 惩一儆众

    见“惩一儆百”。【词语惩一儆众】  成语:惩一儆众汉语大词典:惩一儆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