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问道于盲

问道于盲

唐.韩愈《昌黎集》卷三《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问道于盲,是指向盲人问路。盲人并不识路,所问也必然达不到目的。后引申为向无知者求教,既可用为自谦之词,说明自己无知,解答不了对方的发问;也可用以讽人发问不看对象,徒劳无功。

清.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三《与友人论学书》:“比往来南北,颇承朋友推一日之长,问道于盲。”


见“求道于盲”。


【词语问道于盲】  成语:问道于盲汉语词典:问道于盲

猜你喜欢

  • 騕褭

    《文选》卷八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羂騕褭,射封豕。”晋.郭璞注引张揖曰:“騕褭,马金喙赤色,一日行万里者。”騕衰,古代骏马名。据说此马能日行万里,或说日行五千里。后用为咏骏马之典。唐.杜甫《天育骠

  • 射金钱武夫

    元.杨显之杂剧《丑驸马射金钱》,已佚。其事未详。此剧仅存剧目,故事已经失传,无可弥补。后因以“射金钱武夫”的典故比喻貌丑。元.钟嗣成套曲〔南吕.一枝花〕《自序丑斋》〔乌夜啼〕:“一个射金钱武夫为女婿,

  • 风云际会

    同“风云会”。唐秦韬玉《仙掌》诗:“为余势负天工背,索取风云际会身。”《镜花缘》五回:“自应广育英才,以为辅弼,亦如古之八元、八恺,风云际会。”主谓 际会,适时地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物在良好的时机相聚

  • 桃源路

    源见“刘阮访仙”。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唐张贲《和袭美醉中先起次韵》:“何事桃源路忽迷,惟留云雨怨空闺。”源见“桃花源”。指通往理想境界之路。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诗:“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 血流杵

    源见“血流漂杵”。指战争流血之多。《孟子.尽心下》:“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 此种非人间

    厉鹗《宋诗纪事》引陶宗仪《辍耕录》云:“唐(珏)葬骨后,又于宋帝殿掘冬青树植所函土堆上。”按:唐珏为参于收葬宋帝遗骨之一,《辍耕录》以主谋者归之,故把他作为代表。宋亡后,河西僧札木扬喇勒智发掘南宋诸帝

  • 国冠

    犹言首相。《史记.楚世家》:“楚使昭阳攻齐,陈轸往见,曰:‘愿闻楚国之法,破军杀将者何以贵之?’昭阳曰:‘其官为上柱国,封上爵,执珪。’陈轸曰:‘有贵于此者乎?’昭阳曰:‘令尹。’陈轸曰:‘今君已为令

  • 日往月来

    《易.系词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后以“日往月来”形容岁月流逝。晋潘岳《夏侯常侍诔》:“日往月来,暑退寒袭。”并列 太阳落山,月亮升起。形容时光不断流逝。语本《易经·系辞下

  • 蜀得其龙

    谓国家得到人才。清许葭村《复陈凝之》: “令弟才华品学,卓尔不群,将来绿水红渠,定与元方媲美,不仅蜀得其龙也。” 参见:○南阳三葛【词语蜀得其龙】  成语:蜀得其龙汉语大词典:蜀得其龙

  • 不咎既往

    语出《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谓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明史.贵州土司传.贵阳》:“令还侵地,不咎既往,已属国家宽大。”清 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