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阳侯之波

阳侯之波

楚辞》屈原《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淮南子.览冥训》:“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高诱注:“阳侯,陵阳国侯也。其国近水,休(溺)水而死,其神能为大波,有所伤害,因谓之阳侯之波。”

后因以“阳侯之波”用指极有威慑和危害力的轩然大波。

文选》卷四张衡《南都赋》:“汰瀺灂兮舩容裔(汰,水波;瀺滑,音chánzhóu,水声;舩,船;容裔,起伏貌),阳侯浇兮掩凫鹥(浇,回波;凫鹥,凫,野鸭,鹥,海鸥,凫鹥,泛指水鸟。)。”


【典源】 《楚辞》 屈原 《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汉·王逸注:“阳侯,大波之神。”《淮南子·览冥训》:“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汉·高诱注:“阳侯,陵阳国侯也。 其国近水, 㲻(ni) 水而死。其神能为大波,有所伤害,因谓之阳侯之波。”

【今译】 传说阳侯是古代陵阳国侯,他的侯国靠近水,自己溺水而死。死后他的魂灵成为水神,能兴起大风浪,伤害人,称之为阳侯之波。

【释义】 后以此典指水神; 也借指风浪。

【典形】 波神、阳侯、阳侯波、阳侯伏、阳侯卷波、鼓波阳侯、傲阳侯。

【示例】

〔波神〕 唐·元稹《生春》之八:“织女云桥断,波神玉貌融。”〔阳侯〕 晋·左思《蜀都赋》:“吹洞箫,发棹讴; 感鲟鱼,动阳侯。”

〔阳侯波〕 金·元好问 《并州少年行》:“我欲横江斗蛟鼍,万弩迸射阳侯波。”

〔阳侯伏〕 清·纳兰性德《颜延年侍宴》:“江清冯夷俯,海静阳侯伏。”

〔阳侯卷波〕 唐·李白《为宋中丞祭九江文》:“惟神使阳侯卷波,羲和奉命。”


【词语阳侯之波】  成语:阳侯之波

猜你喜欢

  • 阎罗包老

    包拯由于刚正无私,得到的美称。阎罗,传说是主管地狱的神,即“阎罗王”、“阎王”。旧时比喻刚直、不畏权势的官吏。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仁宗时进士。登上仕途后,累迁

  • 糟糠之妻不下堂

    见〔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其他 不背弃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明·柯丹邱《荆钗记·参相》:“寒儒怎敢过望想,自古道~。”△褒义。多用于描述男子品行方面。【词语糟糠之妻不下堂】  成语:糟糠之妻

  • 白马河阴

    同“白马清流”。清归庄《上吴鹿友阁老书》:“至近者风波间作,几于白马 河阴,士大夫之祸及矣。”

  • 寿栎

    源见“樗栎”。老麻栎树。喻老而无用之材。用作谦词。宋陆游《吾年过八十》诗之二:“斧斤遗寿栎,云海寄冥鸿。”

  • 齐人野语

    同“齐东野语”。清黄遵宪《闻车驾西狩感赋》诗:“齐人野语纷多故,海客谈瀛每浪传。”

  • 商人露宿

    《后汉书.王涣传》:“王涣字稚子,广汉都人也。父顺,安定太守。……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於道。……”王涣担任温县县令时,对于县内一切不法之民,依

  • 弹铗长歌

    同“弹铗悲歌”。明周履靖《锦笺记.联姻》:“弹铗长歌怀鲂鲤,姻连仰赖邢姨。”

  • 一览能识

    比喻才思敏捷,记忆力极佳。祢衡,字正平,平原(今山东德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士。与黄祖子黄射相交好。二人尝野游,共读当时名士蔡邕所作碑文。黄射对碑文十分欣赏,但因当时未能抄录全文而极感遗憾。祢衡却说自

  • 据鞍

    源见“马援据鞍”。跨着马鞍。亦借指行军打仗或表示老当益壮,仍思建功立业。唐武元衡《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据鞍惭齿发,责帅惧春秋。”【词语据鞍】   汉语大词典:据鞍

  • 沧桑之变

    见“沧海桑田”。《续夷坚志》序:“有金元遗山先生,具班马之才,阅~,隐居不仕,著述自娱。”【词语沧桑之变】  成语:沧桑之变汉语大词典:沧桑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