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

适应事机的变化灵活应付。出自唐郭孝恪之语。郭孝恪(?-648年),许州阳翟(dí狄)(今河南禹县)人。隋末曾参加李密领导的反隋武装,后随李密入唐,任宋州刺史。窦建德率众援助王世充时,他建议李世民固守武牢(今河南荥阳西北),屯军汜水,随机应变。李世民采纳了他的建议。后历任贝、赵、江、泾四州刺史,所在皆有能名。又入京为太府少卿,转右骁(xiǎo肖)卫将军。贞观十六年(642年)后,长期镇守西域。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在与龟兹的战斗中牺牲。

【出典】:

旧唐书》卷83《郭孝恪传》2773页:“其后,窦建德率众来援王世充,孝恪于青城宫进策于太宗曰:‘世充日踧(cù促)月迫,力尽计穷,悬首面缚,翘足可待。建德远来助虐,粮运阻绝,此是天丧之时。请固武牢,屯军汜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太宗然其计。”

【例句】:

元·罗贯中《三国演义》57回:“(孙权)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庞)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 茅盾《腐蚀·十一月十六日》:“大有视我为‘同道’,属于他们那一伙似的。我当然随机应变,不但夸大了我与舜英的关系,而且暗示着我也参与密勿的。”


偏正 随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语本汉·东方朔《隐真论》:“随时应变,与物俱化。”《红楼梦》79回:“宝钗久察其不轨之心,每每~,暗以言语弹压其志。”△多作褒义用,有时也作贬义,多用于灵活机动。→相机行事 ↔胶柱鼓瑟。也作“乘机应变”、“临机应变”、“随机而变”、“逐机应变”、“应变随机”。


【词语随机应变】  成语:随机应变汉语词典:随机应变

猜你喜欢

  • 榛苓

    《诗.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孔颖达疏:“山之有榛木,隰之有苓草,各得其所。”朱熹集传:“贤者不得志于衰世之下国,而思盛际之显王,故其言如此。”后因以“榛苓”喻指贤者各得

  • 炊黍

    同“炊粱梦”。宋陆游《与高安刘丞游大愚》诗:“泉扃一埋玉,世事几炊黍?”

  • 峄阳木

    《尚书.夏书.禹贡》:“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旧题汉.孔安国传:“孤,特也。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峄阳,即峄山之阳。峄山,即葛峄山,又名邳峄山、峄阳山,在今山东邹县东南。古代用梧桐木制琴,以峄阳

  • 寓目

    注目,看到的意思。《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得臣:子玉的名。冯:通“凭”,【词语寓目】   汉语大词典:寓目

  • 淮王鸡狗

    同“淮王鸡犬”。清朱彝尊《折桂令》词:“神仙侣淮王鸡狗,衣冠队楚国猕猴。”偏正 语本晋·葛洪《神仙传·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馀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因以“淮王鸡狗”比喻攀附权

  • 邹生哭

    源见“六月飞霜”。比喻忠良被谗遭冤。清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诗:“北燕漫说邹生哭,东海谁明孝妇冤?”

  • 心知其意

    见〔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词语心知其意】  成语:心知其意汉语大词典:心知其意

  •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于:语气词。差( ㄘ cī )池:参差不齐的样子。 燕子双双飞翔,参差不齐地展开翅膀。语出《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宋.吴淑《燕赋》:“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吴

  • 严君卜

    源见“成都卖卜”。谓为人占卜。唐罗隐《圣真观刘真师院十韵》:“帘下严君卜,窗间少室峰。”

  • 不饰边幅

    见“不修边幅”。唐·权德舆《送张校书归湖南序》:“逮今七年,方再会于钟陵,交欢欢甚,言理理旨,其容温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