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风行草偃

风行草偃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论述君民关系时说:君犹若风,民有如草。草应风而倒伏。后因用为以德化民之典。

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松之注引《吴书》:“纮至,与在朝公卿及知旧述策材略绝异,平定三郡,风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诚,乃心王室。”


并列 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人们心悦诚服。《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周书·武帝纪》:“~,从化无违。”△多用于政治方面。 →望风破胆 ↔鼓噪而进。也作“风行草从”、“草靡风行”。


【词语风行草偃】  成语:风行草偃汉语词典:风行草偃

猜你喜欢

  • 魏公笏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唐 文宗皇帝谓宰相曰:‘太宗得魏徵,采拾阙遗,弼成圣政。今我得魏謩,于疑似之间,必极匡谏。虽不敢希及贞观之政,庶几处无过之地。今授謩右补阙,委舍人善为之词。’又问謩曰:‘卿

  • 贯朽粟腐

    《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贯,穿钱的绳子。贯朽粟腐,是说穿钱的绳子因钱久储不用而朽烂,粮食久因贮不食而腐败。后常用以形容财货充

  • 阿和平蜀

    《旧五代史.僭伪.王建传》:“衍,建之幼子也。建卒,衍袭伪位。……衍既冲騃,军国之政咸委于人。……唐同光三年九月十日,庄宗下制伐蜀,命兴圣宫使魏王(李继岌)为都统,枢密使郭崇韬为行营都招讨。……十一月

  • 槎客

    源见“乘槎”。指传说中乘槎泛天河之人。唐罗隐《寄窦泽处士》诗之二:“鳌背楼台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蹰。”【词语槎客】   汉语大词典:槎客

  • 一分流水二分尘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词:“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后因以“一分流水二分尘”喻春光逝

  • 山川满目泪沾衣

    满眼山河依旧,人事全非,使人泣下沾襟。 古人吊古伤怀之语。语出唐.李峤《汾阴行》:“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宋.辛弃疾《木兰花慢》:“追往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 瑟向齐门

    同“齐门操瑟”。清孙旸《甲寅四月宋蓼天少宰以边材特疏荐余诗以谢之》:“瑟向齐门知不好,履穿东郭自安贫。”

  • 腹是群书笥

    源见“孝先便腹”。形容人满腹才学。唐刘得仁《赠雍陶博士》诗:“腹是群书笥,官为六义师。”

  • 伯成辞耕

    《庄子.天地》:“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

  • 钟仪冠

    同“钟仪冠带”。康有为《强学会序》:“伊川之发,骈阗于万方;钟仪之冠,萧条于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