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魏齐首

魏齐首

史记.范睢传》:“……数曰:‘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魏其闻信陵君之初观见之,怒而自刭。赵王闻之,卒取其头予秦。”

魏齐为战国时魏相,因其错疑范睢私通齐国,使范遭难,后范逃至秦国为相,并借秦国实力迫使赵王交出魏齐之首。后以此典喻指祸福难测。

唐.杜牧《杜秋娘诗》:“安知魏齐首,见断箦中尸。”


猜你喜欢

  • 高山景行

    《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比喻行为正大光明。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三国 魏曹丕《与钟大理书》:“高山景行,私所仰慕。”并列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

  • 云飞

    源见“大风歌”。比喻奋发有为。南朝 宋鲍照《为柳令让骠骑表》:“翰起云飞,拂翼虹路。”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理应识是识非,知滞知微,使无才者泥伏,有用者云飞。”【词语云飞】   汉语大词典:云飞

  • 弄椠提铅

    源见“怀铅提椠”。指撰写文章。明张景《飞丸记.访旧寻盟》:“晨窗问字,夜火分篝,弄椠提铅,同拟天衢齐步。”

  • 破浪雄心

    源见“乘风破浪”。喻不怕艰险、奋勇前进的壮志。清赵执信《早发沙河店》诗:“破浪雄心浑未惬,乘风更向大荒西。”

  • 阿童水中龙

    《晋书.羊祜传》:“又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会益州刺史王濬征为大司农,祜知其可任,濬又小字阿童,因表留濬监益州

  • 老龟刳肠

    《庄子.外物》:“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能知七十二钻而无遣策,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后用指虽有神灵而卒难免祸。唐白居易《答桐花》诗:“老龟被刳肠,

  • 移山

    源见“愚公移山”。移动山岳。比喻不怕困难、坚持干到底的顽强决心或称颂有志者事竟成的坚毅精神。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岂冤禽之能塞海,非愚叟之可移山。”【词语移山】   汉语大词典:移山

  • 藏舟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也。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庄子以藏舟于壑而终于被负走为喻,说明世间之物难以固藏使之不变不亡。后常用以比喻人之难逃物化,作为哀挽死者的典故

  • 橘中二老

    源见“橘中戏”。指传说中在橘中对弈的二仙翁。用以祝人寿考。宋刘辰翁《内家娇.寿王城山》词:“看花外小车,出长生洞,橘中二老,斗智琼 黄。”

  • 柱触共工折

    源见“共工触柱”。借指灾难。清 朱祖谋《金缕曲.杂感》:“负壑藏舟寻常事,怕苍黄柱触共工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