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鸿门宴

鸿门宴

指刘邦去见项羽,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东)设宴款待。项羽谋士范增一再示意项羽,想在鸿门宴上谋害刘邦。后以此典比喻预设圈套,阴谋害人的计策或场面。刘邦(前256——前195年),字季,沛(今江苏沛县)人,初为泗水亭(今江苏沛县东)长。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起义,刘邦在沛吏萧何、曹参等支持下,起兵响应称沛公。陈胜死,刘邦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同为反秦主力。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入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随后,项羽大军也来到。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密告项羽,说刘邦想称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将占有秦宫珍宝。项羽大怒,准备与刘邦拚杀。刘邦因张良与项羽叔父项伯的私人关系,请项伯与项羽传话,缓和紧张局势。刘邦在一天清早就带着一百多骑随从到达鸿门见项羽,道歉说:“我与将军协力攻秦,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却没有料到自己能够先进入关中摧毁秦朝,得以在这里再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散布流言蜚语,使将军与我产生隔阂。”项羽说:“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事;不然,我项羽何至这样。”项羽留刘邦喝酒。项羽、项伯向东坐,亚父向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向北坐,张良向西陪坐。范增多次看着项羽,多次举起他所佩带之玉块暗示项羽下令刺杀刘邦,项羽默然,没有反应。此典又作“鸿门”。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312页:“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尊称仅次于父亲)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jué绝,古时佩带玉器,圆形有缺口)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例句】:

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编选《文选·潘岳〈西征赋〉》:“籍含怒于鸿门,沛局蹐而来王。” 唐·李白《赠张相镐诗》:“佐汉解鸿门,生唐为后身。”


【词语鸿门宴】  成语:鸿门宴汉语词典:鸿门宴

猜你喜欢

  • 七步看诗

    同“七步成诗”。宋王之望《鹧鸪天.台州倚江亭即席和李举之时曹功显贺子忱同座》词:“谪仙狂监从来识,七步初看子建诗。”

  • 张绪态

    源见“张绪风流”。指柳条轻盈柔美的姿态。宋 杜安进《行香子》词:“黄金叶细,碧玉枝纤。初暖日、当乍晴天。向武昌溪畔,于彭泽门前。陶潜影,张绪态,两相牵。”【词语张绪态】   汉语大词典:张绪态

  • 海田

    同“沧海桑田”。元 艾性夫《避乱逢故人》诗:“海田未必非天数,空对西风老泪滂。”此指变乱。【词语海田】   汉语大词典:海田

  • 民具尔瞻

    具:通“俱”。瞻:瞧着。 人人都看着你。 表示地位显赫,为众人所仰望。语出《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唐.苏颋《授唐休璟太子少师制》:“师保之寄,人具尔瞻(按:“人”当作“民”,

  • 歌落梁尘

    《艺文类聚》卷四三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雅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歌落梁尘”形容歌声动听。宋杨无咎《踏莎行》词:“歌落梁尘,酒摇鳞浪,暂还南国同邀赏。”

  • 金印如斗

    《世说新语.尤悔》:“王大将军起事(王敦叛晋作乱),丞相兄弟诣阙谢(丞相,指王导),周侯(周?)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周直过不应。既入,苦相存活(指在皇帝面前竭力保救王

  • 采葑

    源见“采葑采菲”。谓不因有所短而见弃。为被人赏识器重的谦词。宋秦观《谢程公辟启》:“不谓修撰给事,误赐采葑,曲加推毂。”【词语采葑】   汉语大词典:采葑

  • 许由匿尧

    同“许由洗耳”。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是以许由匿尧而深隐,唐氏不以衰。”

  • 东走迷

    《韩非子.说林上》:“慧子曰:‘狂者东走,逐者亦东走,其东走则同,其所以东走之为则异。故曰,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本谓同一行为,目的各异。后以“东走迷”谓形似实异的迷人现象。晋葛洪《抱朴子.明本

  • 木兰征戍女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梁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古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