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岭集
一作长林。即今山东昌邑市南八十里丈岭乡。清乾隆《昌邑县志》卷2有丈岭集。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一作长林。即今山东昌邑市南八十里丈岭乡。清乾隆《昌邑县志》卷2有丈岭集。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即今四川普格县。民国 《西昌县志》 卷1: 普格场在 “县东南一百五十里”。1945年于此置普格设治局,1952年改为普格县。
元置,属新添葛蛮长官司。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平塘县。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明洪武十八年 (1385) 改凭祥洞置,即今广西凭祥市。永乐二年 (1404) 升为凭祥县。
北魏平城宫楼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太祖纪》载:天兴四年(401)五月,“起紫极殿、玄武楼、凉风观、石池、鹿苑台”。
唐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境内。后废。
又名热海,大清池。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唐为通西域的必经之路。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大清池或名热海。又谓咸海,周千余里。”
在今四川康定县东六十里,系一小溪水。当泸定桥至打箭炉之中道。《清史稿·唐希顺传》:康熙三十九年(1700), 昌则集列为乱,据打箭炉及大渡河西之地,希顺“别遣将自头道水,登山,驰下夹攻”。
①在今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东口。原为金中都北郊的西刘村寺。明天顺元年(1457)重建,改名弘慈广济寺。简称广济寺。此后曾多次扩建。1934年1月火灾,庙内正殿及后殿烧毁大半,次年重建。主要有山门、
在今山东高唐县东门外。《方舆纪要》 卷34高唐州: 唐公沟 “成化中,屡有水患。知州唐桢因东北地下,浚沟注之,水患遂息,因名”。
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豆公乡。明嘉靖《内黄县志》 卷 1 《乡镇》: “窦公集,在县西三十里。”